香妃墓实际是阿帕霍加墓的俗称,它是一个大家族的墓群,类似于汉族的帝皇陵,与汉族帝皇陵不同的是,即使是阿帕霍加的妻子女儿也是不能入葬阿帕霍加墓内,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五代72人,现在墓内的58个墓穴,只有两名女性,香妃和其嫂苏得香。
在喀什的大部分时间,都游走在迷宫一样的高台民居和老街。
怎样走出迷宫?古代人们的智慧让你自卑到尘埃里:看脚下地砖的角。六个角的地砖就能走出去,四个角的地砖将会带你走向死胡同,当年建造这老街时,就是为了防止外人进入而特意为之,也算是古代喀什人一种自我保护。
在这里,寻找到了符合我想象的喀什。
“如你所说,喀什维吾尔族人很多,走在街上有所谓的异国他乡感觉,可这不是我来喀什的目的,因为这里只是喀什,并不会什么异国。我住在喀什的老街,是世代维吾尔族人居住的地方,我细致的观察老街的每条街区和这里生活的维吾尔族人,他们与我们并没什么不同,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区别在物质上他们可能比我们贫穷,可在精神上我不得而知是不是相反?我没有去成莎车看传统的十二木卡姆,有些遗憾,可遗憾也是旅程的一部分,若有机会,我希望你也来喀什,走走有着八百年的老街,或许你也会有所得。我明天就回了,放心,回头见。”
应了那句“北疆看风景,南疆看风情”。
来疆两个多月所走的路,着实使我心身疲惫。
于是,开始踏实的在乡里过着自己舒适的小日子。
偶尔在田原和边晓蕊的陪伴下,逛逛乌鲁木齐市,吃吃新疆特色小吃,她们也会陪我逛维吾尔族聚居区、七五事件发生地——二道桥。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巴扎,是维吾尔族人对集市、农贸市场的称呼)的感觉,在问路时类似于喀什的感觉,人群中好不容易看到长相相似的汉族人,也都是来旅游的。长久的相处升华了我们的友情。
也常一个人去村里卖奶子的回族老爷爷家打奶子,跟热情好客的他学挤牛奶,学做酸奶子,学做葡萄酒,吃他做的扁豆面旗子,和他聊天,听他说他们的信仰、《古兰经》里的教义、清真寺里的阿訇、封斋的意义、去麦加朝觐的愿望。香浓纯净的牛奶强壮了我的身体,宗教信仰里的善念洗涤了我的心灵。
仍然会在傍晚时灰溜溜的溜进干妈的大肉店,要上一盘辣椒炒肉,每次都会嘱咐多加点辣子少要点肉,可每次都是肉比辣子多,有时也会碰到干爸或者大哥在店里,就一起喝点小酒,谈谈男人间的事,比如养家糊口,比如国家大事。
时光也如蓝天下的微风,拂过无声,却已飞快的滑过。
北方冬天的窗外是个天然的冰柜,人们待在房子里,就如待在微波炉里般温暖。
十一月初,迎来了乌鲁木齐的第一场雪,北方下雪是不需要下雨做铺垫的,大片大片的雪花凸显着北方的大气,相比较,南方的雪花还不及头皮屑一般大。
在白茫茫的戈壁滩里,我埋葬了第一次自酿失败的“醉生梦死”葡萄酒。当轻而柔的雪花落在羽绒服上,我惊喜的看到了电视上的六瓣雪花,这真真切切是塞北的雪。
很多东西我们不曾见过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只是自己浅陋而已。就像我和她之间的爱,一直都渗透在我的每个细胞,而我却因没看见而否定爱的存在。
小说《新疆时间》的开篇话
小说《新疆时间》第一章:所有故事的开始
小说《新疆时间》第二章:一场盛情的宴会
小说《新疆时间》第三章 初识新疆
小说《新疆时间》第四章 行者在疆(1)
小说《新疆时间》第四章:行在新疆(2)
小说《新疆时间》第四章:行在新疆(3)
小说《新疆时间》第四章:行在新疆(4)
小说《新疆时间》第四章:行在新疆(5)
小说《新疆时间》第四章:行在新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