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火车,在出站口拉着横幅等候多时穿着志愿者服装的老志愿者们,热情的涌上来替我们拿行李,天下志愿一家亲。
我四年的背包旅行几乎都是火车旅行,每次火车的晚点都逼迫着我长时间的逗留在火车站,因此对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有着极为浓厚的感情,凡是每到一个站,无论多艰难的情况下,我都会拍照以此为念并已成习惯。其实,很多时候,一个火车站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风貌,比如,一些旅游城市,火车站就极为干净有秩序;人口流动多的城市,火车站就会脏乱嘈杂;同时,它们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与底蕴,例如,广州火车站,就有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标语,如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一般,心系天下;西安火车站,出站口的广告牌不像其他城市要么是男、妇科医院,要么是夜总会、酒店,更多的是学校的宣传,如这座千年古城一般,拥有着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历史文化;郑州火车站,作为中原的交通枢纽,来自东西南北转车的旅客再加上河南本身是人口大省,整个火车站黑压压的都是大包小包的旅客,并且没有淡旺季之分……
乌鲁木齐站,不同于我之前去过的所有城市,或许因为还没去西藏内蒙古。文字都是用维汉双语表示,而非内地经常所见的中英文;车站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同民族的装扮、语言,让我不知不觉间仿佛到了国外。
千里迢迢,用了两天两夜多的时间终于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只是不知,古时候的发配边疆,有多少能真正到达边疆,更多的大概在路上就驾鹤西归了。
蹲在火车站广场拍照,只觉一股热浪从脚底板向头发根袭来。但这股热浪不同于南方的湿热,可谓是干热,就是不出汗的热,这干热着实比南方的热好受多了,只要处在庇荫的地方,就感受不到炎炎夏日。
坐在迎接志愿者的大巴上,听着老志愿者们说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眼睛却丝毫不放过窗外每一处能看到的景物,我已真真切切的踏上了西部这片土地,昔日的西域,今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我来了。
为期五天的封闭式志愿者培训,在新疆大学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汇集于全疆唯一一所211的大学里,暑期安静的校园,由于我们的到来瞬时欢腾起来。
原本被团中央项目办分到新疆大学团委服务的我,因高校是第一年接受志愿者,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刚到新疆大学报到就被自治区项目办分配到乌鲁木齐县项目办,这让我很意外,因为湖南的对口城市是吐鲁番。
随遇而安,是我对生活的态度。其实,只要是在新疆,具体是新疆的哪个地方,我都不在乎。
这里于我,一切都是新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