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报告文学《爱心延伸到的地方》

 

2019-02-13 09: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12月2日,2018年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布大会在四川德阳举办。会上,2018年首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名单隆重发布,标志着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开展的“志愿文学”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活动中68位作家深入基层,历时14天,走访了西藏、新疆、四川、贵州、宁夏、青海等6省区18个市地州盟、9个研究生支教团、29位优秀志愿者代表,总行程一万两千多公里,推出了一批具有思想性、现实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今天是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中国青年网将集中展播首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以此吸引并激励更多专业作家、文学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创作出更多的志愿文学精品,弘扬志愿精神,讴歌奋进的新时代。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报告文学《爱心延伸到的地方》
  ——“爱心无限”无私奉献的故事
  作者:张国庆

  说起卢英红及其“爱心无限”志愿者团体,有些人可能感到比较陌生;然而当你走进河北西部的平山、灵寿、行唐、涞源等贫困山区,向那些特困、残疾孩子,还有孤寡老人,以及当地的爱心志愿者打问他和他们,就没有人不知道的,甚至,因为你的打问,他们还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次旅游引出的爱心事业

  说来话长。那是2002年的“五一”前夕,长假在即,卢英红及同事们也打算出去旅游。可是去哪里呢,他翻开报纸,寻找旅游信息。也是“歪打正着”,报纸上一则扶贫活动信息引起他的注意,那是一家慈善协会等三家团体联合组织的捐助贫困孩子的活动。他想,何不参加这样的活动呢,出去见见世面,还能做些捐助他人、更有价值的好事。于是,他按照要求,募捐了一些衣物等生活用品,会同活动的组织者,来到平山,向那些因病或贫困失学的孩子们,献上自己以及其他爱心志愿者的一片爱心……

  从此,他的爱心捐助活动就一发而不可收。是那些孩子们渴求读书的“大眼睛”,是那些孩子们超出想象的贫困生活状况,打动了他,感染了他,他觉得应该继续为他们做些事了。是的,一笔募捐就可以延续一个孩子的求学梦想,一件许久不穿的衣服就可以温暖一个寒冷的人,一个不用的本子可以让孩子画出美丽的图画,一床被褥就可以温和他们全家,而微不足道的一元钱,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笔财富……他们是小草,是花朵,给点阳光雨露,就会焕发生机,就会粲然开放。

  卢英红的工作单位是河北无极县中医院,他的职责是局域网管理、维护,为医院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当初,他月工资才区区600余元,显然,只靠他个人的微薄收入,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捐助是绝对不行的。十几年来,他自费投入这项爱心事业,自费申请建立了“爱心无限”网站,面向全社会募集捐助物资、善款,至今已收到爱心志愿者的捐助,来自全国各地。每一笔善款,每一件物品的来源及去向,都登记得清清楚楚,并在“爱心无限”网站上公布;惟有他个人投入了多少,却不计其数,也从来没有对人炫耀过,但那肯定上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不说别的,仅最近一次到涞源山区,仅租车费用就1400元,竟是他个人掏的腰包。笔者也参加了这次捐助活动,然而毋庸讳言,如果换了我支出这1400元,我做不到。他有妻子,也有孩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起初家人也有异议,但执着于爱心事业,毕竟会感动家人,乃至更多的人……

  他和“爱心无限”的志愿者们,就这样一路走来,他们的捐助事业,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十几年的坚持,与“一辈子”相对遥远,但平心而论,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

  一次爱心捐助活动现场的感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一个星期六,我们随同卢英红等爱心志愿者,来到河北医科大学西校区,目睹了大学生们的捐助活动现场。这次活动,是“爱心无限”网站、河北医科大学成教学院团委共同发起、组织的,而且在该校,这样的募捐活动已经多是多次了。我们到来之前,现场已经由许多该校爱心志愿者布置好了,显而易见,本次活动的主题,就是那条鲜红醒目的条幅所表达的:“播撒爱心 让爱无限 为世界添份美丽的色彩”;展牌上张贴了以前捐助活动的实况图片,桌上摆着募捐箱,桌下堆放了同学们捐献的物品。这些物品的捐献者,除了本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之外,还有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学院,以及省、市不同的单位的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贫困孩子奉献爱心。

  看得出来,卢英红和他们很熟,与这些爱心志愿者是名副其实的“志同道合”。我们采访了志愿者王晓聪,她说,她最初对捐助活动感受并不深,然而跟随卢英红们到山区,亲眼看到那些孩子、老人们的贫困状况之后,她热泪盈眶了,那情景超出了她的想象。于是,她成了一名坚定的爱心志愿者,并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工作。跟王晓聪一样,所有志愿者,都是利用休息日做着奉献爱心的事业。

  爱心志愿者们向我们讲述着感人的经历:一次去涞源,租车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同车还有其他素不相识的旅客。当旅客听到他们说起那些贫困孩子的情况,得知他们此行的目的之后,下车时竟主动对司机说,“他们的车费我付了”,于是掏出钱来,真的为他们付了车费。司机也被感动了,对他们说,他的车从现在起只下不上,直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一言既出,说到做到——到达目的地后,司机还自掏腰包,请他们这些志愿者吃了顿饭……

  现场捐助过程中,他们还散发着宣传单,对每一位前来捐献的大学生真诚地说着“谢谢”,令人感动着他们的感动:“希望能够筹集大量物资与善款,用来捐助那些贫困的人们,也希望能有更多志愿者加入进来,共同奉献——让想学习的孩子有纸笔可以写字,有书可以阅读,让贫困山区的人民生活有着落,冬天可以保暖;让山区的人们感受到——我们,在关注着他们,关怀着他们!”

  “爱心无限”网站的宗旨,就是救助特困孩子,关注山区教育,兼济特困老人。许多人无条件地奉献自己的爱心,从省内到省外,几乎都是自掏腰包,把物品用各种方式传递到卢英红的单位或者家里。爱心无限,无处不需要爱,让爱无限延伸,许多人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了解了爱心无限——这个永恒的主题。而且,网站与网站之间的友谊链接,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种爱心活动。有人最初不相信“爱心无限”的动机,河南的“李杜”就曾经在网上表示了他的怀疑。但当他从一份杂志上看到卢英红的事迹之后,他居然寄来200元善款,表示了对以前误解的歉意,并参加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

  许多大学生在现场留言簿上写下自己衷心的祝愿:“让明天亮起来”,“笑对生活,就有希望”……是的,他们奉献的不仅是物品,更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心。在这次募捐过程中,不住地有其他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赶来,联系卢英红:可不可以到他们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那精神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倾听着他们的讲述,目睹着现场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我们的眼里不止一次地满含泪水,并由衷生出深深的感慨。用《论语》里的话说,就是“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卢英红和“爱心无限”的志愿者们,多年来的爱心奉献行动,客观上也印证了这一真理。

  一次令人难忘的涞源之旅

  2006年的春天。

  又一个星期六。

  卢英红携带了爱心捐款,租了一辆中巴,载了募捐所得526件衣物、76双鞋,和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的6名大学生,奔赴涞源山区。同行的还有包括笔者在内的志愿者——对于笔者而言,与其说参加捐助活动,不如说随行采访更为合适;但首先是被他们的爱心所感动,才加入进来的。

  山高路远,峰回路转,盘山公路像是挂在山腰的飘带;坡度很大,有的地方足有30度。山峰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绿色;山路两旁也很少见到树木,偶尔见到几棵,也是脱不了鹅黄的底色,好像营养不良似的。不禁就想,假如这山上满是绿色,该有多好,然而我们的想象毕竟替代不了现实,山一样沉重而荒凉的现实——这里好像是一个春风吹不到的地方。我们平原地带,桃花早已开过,而这里偶然见到的几棵桃树,桃花才刚刚开放。不禁令人想起“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只是这里并非山寺,而是边远山区人们的生活环境。

  阜平境内,有人为卖东西而恶意堵车,导致交通近于瘫痪,浪费了我们大约四五个小时;而不经意间,我们又走错了路,误入山西灵丘等县境内。路途大致相当于直角三角形,本来从“弦”上可以过去,我们却错走了“勾”和“股”,白白多绕了100多公里。乃至早晨6点出发,到涞源已是晚上8点钟了。想来,我们这些人,像是殉道者一般不辞辛苦。

  涞源的爱心志愿者李云峰等人,与卢英红熟悉得像是一家人,这次涞源之旅的第一站,就是李云峰的家,她家已经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以及当地的老师们。卢英红这已经是第7次来访、捐助了。稍稍洗了把脸,我们在李云峰家吃过农家便饭。然后,他们举办了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那些孩子们还表演了节目。卢英红代表捐献者,将4200元善款捐献给孩子们,以及那些特困老人,每个老人或孩子,多者400元,少的200元。

  李云峰等当地志愿者介绍着这些孩子和老人的生活状况,令我们不禁热泪盈眶。

  我们随机采访了几名孩子及其家长。樊玉柱的孩子樊彦云,曾是全省“爱心救助工程”先心病受助者,还靠了爱心救助继续上学。说起这些,他父亲樊玉柱感动得无以名状。我们问他,假如先心病手术自己花钱,得花多少?他说,一次就得12万元,还得做两次。不要说对于山区人家,就是对于我们这些工薪族,这简直也是天文数字。所以,他们深深感谢希望工程、爱心救助工程,以及爱心志愿者的无私救助。

  那位李云峰,五十岁左右,一位小个子、衣着朴素的女人。她本来已经有两个孩子,而且都已经二十多岁,但她还是先后收养了3个弃婴:他们如今分别是15岁、11岁、10个月——我们看见,那10个月的孩子还在襁褓中。而且,这些孩子被丢弃时都有残疾,好多人曾经抱回家,发现残疾后又后悔了,放回了原处。园园当年就被丢弃在镇海寺,先后有30多户人家抱走,又抱了回来;吉祥阿宝(小名)被丢弃时才两个月,反复被14户人家抱走,又抱回……后来,她多方奔走,寻求社会救助,为这些孩子做手术,治好了他们的先天性疾病,令人深感功德无量。我们问她:“那么,既然您已经有两个亲生孩子,而且已经长大成人,为什么还要收养这些残疾孩子呢?”她说:“因为我是一个母亲啊……”这样说着,她不禁声泪俱下,而我们也不禁被感动得泪如雨下了。是的,母亲那朴素的怀抱,最具人性的温暖啊……

  第二天大风,但我们仍然前去探访那些需要救助的贫困孩子和老人。涞源是个极度缺水的地方,打井根本打不出水来,让人疑惑何以取了这样一个水意丰沛的名字。人们的食用水,是靠接一点山泉,或是积存雨水,而庄稼就只好“靠天收”了。风沙扑来,浑身尘土,沙粒打得脸庞生疼。到处是荒山秃岭,山坡、山谷没有植被,裸露着夹杂着石砾的黄土;一年四季,春、秋、冬三季刮风,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着这里人们的生存耐力。

  我们去西龙虎村探访了双目失明的辛桐,一个诗意而绿色的名字,一个家徒四壁、拄着拐杖的老人,又去卸甲沟救助对象陈帅家看了其生存状况,恕不在此描述了,你可以尽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去想象,无论怎么想都不会过分……最后,我们来到卸甲沟小学,时已过午,然而校长组织孩子们夹道欢迎我们这些“领导”。坡上好大一棵树,据说已经七八百年了,却因为干旱缺水而垂垂老矣,不知道它还能活多久。把我们带来的衣服等物品送给他们,孩子们一个个捧着衣服,露出天真的笑脸。同去的大学生马红玉能歌善舞,为孩子们唱歌,也引导孩子们唱歌,气氛活跃起来。除了《小红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儿童歌曲,孩子们居然还会唱《两只蝴蝶》,尽管他们未必懂得歌词的内涵,却唱得那么圆熟。他们从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山外的文明,尽管饥不择食,接受得令人心酸。但我们相信:他们怎么可能总是这样下去呢?从希望工程,从爱心救助工程,从爱心志愿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文精神的曙光。此时此刻,还是孩子们唱的那首《小草》最为动人:“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他们多么渴望春风的抚慰、阳光雨露的滋润啊。

  “爱心无限”收到许多受助者的感谢信,透过一封封信件,我们看到了那一颗颗对于捐助者感恩的心:

  陈菲阿姨:

  你好!

  我是你救助的学生马国华,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双脚病残,本来贫穷的家庭没有了支柱和依靠。贫困的魔爪伸向了我这个一心求学的孩子。我多想快快长大,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我不能,现实是如此的残酷,我几乎快崩溃了。这时候,你来了,你带着一颗热乎乎的心来了。当我接到你给我的钱和衣物后,我激动地紧紧抱住它们,我多想这样紧紧地抱住你呀!虽然我不曾见到你,但在我心中,你就是最可爱的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你的身上显示得淋漓尽致,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此时此刻一颗爱心已在我的心中萌发。我定会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帮助更多的苦孩子,把爱心传递下去。今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涞源县一中的实验班,班里排第十名,但这远远不够,我有信心做到更好,不辜负你对我的期望,长大后报效祖国。我是大山的孩子,有着大山的精神,在你的支持和鼓舞下,我要用学习来征服贫穷,超越贫穷,在生命的长河中扬起希望的风帆。有时候一个谢字胜过千言万语,胜过感激的眼泪。此时此刻,我只能用这最俗的话语,来表达我最真的心:“谢谢!”

  此致
  敬礼
  好人一生平安!


                    涞源县一中(233)班 马国华
                    2005年10月2日

  像这样的感谢信,只要打开“爱心无限”网站,还有好多好多。我们奉献爱心,我们体验崇高,最初还以为,爱心只是救助那些山区老人孩子的贫困生活;然而读了这样的心声,我们感到爱心也延伸到那些受助者的内心深处。让世界充满爱,也许还是美丽而暂时遥远的梦想;但爱心救助的不仅仅是贫困,更是培养更多的爱心啊。爱心是最温暖、最感人的,让千言万语凝聚成这样几句话:“奉献你我爱心,共建和谐社会;真情感动世界,爱心成就未来。”

  让爱心不断接力

  耿巧娟,今年36岁,河北省无极县张段固中学一名音乐教师。2006年,耿巧娟口腔发生溃疡、身上出现一片片淤青,前往省二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早幼粒白血病M3。这种白血病,最凶险,而治愈率也最高。所谓凶险,就是发病非常快,随时面临死亡。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用药物维持,定期化疗诊治,就可以延续生命。所以,她遵照医嘱,进行了保守治疗,没有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即便是这样,她依然饱受病痛折磨,身体开始浮肿,面部严重变形,头发一绺一绺地掉落。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忍受着病痛折磨,辗转在医院与回家的路上。为了给她治病,老公曹永剑把企业股份卖掉,四处借钱举债。同事们获悉情况后,纷纷给她捐助。这些都让耿巧娟非常感动。2008年,她拖着虚弱身体,开始把生病和治疗期间的种种感悟,写在自己的博客里。劫后余生,她开始不断地叩问自己的灵魂:生命如此脆弱,以怎样方式活着才会更有意义?

  耿巧娟文章,被一位名叫李征强网友看到,他被耿巧娟的乐观坚强深深打动。为帮她实现夙愿,李征强向她介绍了一个志愿服务团队——河北“爱心无限”网。在身体状况允许情况下,耿巧娟开始在网上浏览,了解爱心网站各种信息。贫困山区失学儿童,鳏寡孤独老人,一个个亟待救助名字,深深刺痛了她眼睛,她那颗善良的心开始萌动,她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曙光。

  她瞒着老公,偷偷跑回老家,找出父母几年前开贸易货栈积压的库存商品。令她惊喜是,里面有很多绣有各色花朵和小动物手帕。耿巧娟仔细数了数,竟然有数百条。她迫不及待地联系了“爱心无限”网站长卢英红,并表达了自己想法:通过爱心志愿者团队,将这些小手帕送到孩子们手中。

  从此,耿巧娟成为志愿者,在无极当地搜集衣服、被褥和接受善款,然后捐献给“爱心无限”网。卢英红至今记得:有一次,耿巧娟亲自找到他,把200元钱交给他,委托他捐赠给需要帮助人。这200元,是耿巧娟从自己医疗费中节省出来的。耿巧娟说:“我能挤出二三百元来,帮助山区孩子一个学期,而这些孩子是怎么省也省不出这些钱来的。”

  后来,耿巧娟成为河北“爱心无限”网一名管理员,每天要梳理、记录一笔笔善款收支情况,统计衣服、被褥等爱心物资库存情况,然后传至网站QQ群,以确保公开透明。每次走访慰问回来,已经疲惫不堪,而她还要整理走访人员信息,撰写活动总结,并及时发布到网站上。老公曹永剑心疼地说:“歇歇吧,你不要身体,孩子还要妈妈,我还要妻子呢!”可耿巧娟总是笑笑,因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如何让宝贵生命绽放出青春光华。

  2012年,儿子的作文《我妈妈》,发表在《故事作文》上,杂志社寄来了15元稿费。懂事的儿子说:“妈妈,你帮我捐给贫困山区的弟弟妹妹吧!”那一瞬间,耿巧娟紧紧搂住儿子,泪流满面。母子俩把15元凑成100元,并亲手送给了灵寿县北庄村的杜建英。

  2013年,在组织策划“爱心无限公益年会”时候,耿巧娟发着高烧联系场地,并到现场布置舞台。2014年,为录制志愿者群歌,耿巧娟几经周折寻找演唱者,并亲自带队到定州进行现场录音。回来后,眼睛感染病毒,充血肿胀了好长时间。如今,只要曹永剑有时间,就会和她一起参加志愿活动。老公之所以如此,除了对她的牵挂,更多是被她投身公益事业的爱心与执着所感动。

  “奉献、友爱、帮助、进步”,是“爱心无限”网所倡导的志愿者精神。这些年来,耿巧娟以自己实际行动,为这种精神做了最生动的诠释。2013年,她荣获“石家庄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近日,又被无极县文明办评为“2014年度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被省会文明办评为“石家庄文明公民标兵”。她用生命呼唤爱,用心灵感悟爱,用行动传递爱,爱,让她生命绽放如花。

  2008年,耿巧娟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到贫困山区送温暖,帮助了很多孩子,并从中感受到了生命价值,对战胜病魔也有很大好处。如今,耿巧娟老师仍行进在公益之路上。

  让爱心继续延伸

  我的采访,看到和感受到的,以及所记录到的,仅仅是“一斑”。据不完全统计,“爱心无限”网的志愿者们,还携手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东方美术学院、中国防灾科技学院等高校和单位,在大学校园内开展了“播撒真心、让爱无限、为世界添份美丽色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爱心捐助活动,并组织大学生到贫困山区奉献爱心,感受同一片蓝天下弱势儿童的生活,短期支教,举办“书香飘山区、爱心赠书千万家”大型义演募捐活动,“爱心接力十六县、情系汶川大联盟”活动,“温暖2009爱心助学公益行”大型活动,2010年3、4月份,南方旱情牵动着大家的心,“爱心无限”网携手共青团河北省委权益部,开展了“宣传抗旱,倡导节水”徒步毅行活动,为南方旱情地区捐助矿泉水2000瓶,7月份与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在涞源县开展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让大学生们亲身体验了贫困山区的生活和贫困学生的学习环境,也让山里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这些送温暖活动,让涞源、灵寿、康保、无极等县市的孤寡老人,得到了捐助,给他们带去了社会爱心的温暖。

  “爱心无限”网自2000年成立以来,截至2015年8月,资助贫困学生6661人次,帮助孤寡老人107人次,使267名辍学的贫困学生重返学校就读,举办了1012次环保公益、爱心助学、慈善公益宣传活动,行程数万里,把从全国各地爱心志愿者那里募集到的数十万元善款、物品,送到了最需要的老人和孩子手中,以人间的真爱温暖了一颗颗困顿的心。

  “爱心无限”志愿者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政府的肯定。发起人卢英红,2006年被评为“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十大热心肠人物”,2008年荣获“石家庄市优秀青年”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2009年荣获“中国公益之星”称号、“石家庄市优秀志愿者集体”称号,2010年荣获“石家庄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2011年荣获“石家庄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自2006年以来,“爱心无限”网团支部,年年被评为无极县“先进团支部”,2007年“石家庄市先进团支部”,2008年“石家庄市优秀团组织”,2009年“石家庄市优秀志愿者组织”,2010年“优秀志愿者组织”,2011年“荣获河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称号。

  用卢英红的话说,“社会各界的支持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大家深深感觉到社会中有太多的人需要温暖,需要关爱,而我们所做的一些简单的付出,却能给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带去生活的信心与希望,而我们也找到了内心的充实与真正的快乐。”

  给爱一个平台,给爱一个理由,将爱心传遍每个角落,让爱心延伸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既然爱心无限,那么,就让善美之心传遍天涯!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小说《十八师与杨六郎》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小说《守卫大森林》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小说《康乃馨,百合与玫瑰花》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小说《一家人》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小说《口罩天使不孤单》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小说《天鹅与少女》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散文 《大山深处》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散文《浣心》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散文《再回西海固》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散文《春雨潇潇》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散文《铁河书》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散文《我的支教生活》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诗歌《天使之恋》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诗歌《昭觉土豆》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诗歌《把幸福给你》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诗歌《十年》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诗歌《爱撒无声的世界》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诗歌《你的意义》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报告文学《受助感恩回报社会》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报告文学《把梦留住》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报告文学《支教“格格”》 

  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展播:报告文学《爱来了癌走了》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