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2 15: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今年是西部计划实施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河南工业大学先后有千余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其中214名毕业生分赴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涌现出了马忠义、李琨、黄晶、祁帅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志愿者,他们扎根西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在西部基层的人生历练中,唱响西部青春之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近日,中国青年网西部计划频道将集中展播河南工业大学优秀志愿者事迹,并以此激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祖国西部的志愿服务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苏宏斐,男,汉族,甘肃白银人,共青团员,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法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曾服务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团委,任察雅县团委干事。2015年通过公务员招考,现工作于拉萨海关吉隆口岸。
缘起 梦想
有一部名叫《在变老之前远去》的话剧,它是根据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云南深山里用理想和激情挥洒青春,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故事改编而成。故事里的主人公奔赴远方的勇气、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诚挚和大山里民众的淳朴与善良,深深触动了苏宏斐,使他热血沸腾。在苏宏斐填报志愿的当天深夜,他对着电脑里那个等待提交的网页,一次次地问自己:真的要去西藏吗?为什么要去?会后悔吗?
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是自己的,只是不同选择的结果。苏宏斐想,如果去了西藏,他可以在艰苦的基层磨练意志,他可以走出象牙塔在真实的社会里锻炼能力,他可以在神秘的雪域高原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他会在与志愿者同甘共苦中收获珍贵的友谊,他可以在梦想中的香巴拉静静思考、感悟。为了他心中的梦,为了他的西藏情,苏宏斐背上了行囊,站在月台上,回头看了看身后挥手的亲朋好友,湿了眼眶,背向夕阳,大步流星地跨进即将驶向远方的T164次列车。
两年之后,母校寻访团询问他为什么来到西藏志愿服务时。他低下头想了想,深情的回应道,“只有西藏这片热土才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志愿服务这项工作才能让我展现自己的价值。我既然选择了这里,便会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因为我还年轻,我始终坚信收获的东西会比付出的多。”
开篇 试飞
刚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纯净清新的空气,碧水蓝天映衬下的雪山,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虔诚笃定的朝圣者,顿时让他忘却了城市的喧嚣,让他融进了这梦想中的香巴拉。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将在雪域高原绽放青春,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
苏宏斐说,从在学校报名到真正到岗他的岗位一直没变。可能是命中注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团委。可能是初出茅庐,苏宏斐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太多要求,只求能安心工作,让父母放心。县团委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志愿者管理,包括西部计划西藏项目办和西藏青年志愿者协会两块儿工作。刚到团委,写材料时他还是按学校写论文的那套思维,经过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和不断学习文件,他逐渐地学会了公文写作。西部计划志愿者日常管理、组织志愿者开展法治宣传、为家庭困难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西藏专项宣传团赴内地进行宣传的活动等等都大大地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表达能力。
他记得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各种困难,觉得一身的抱负无处施展,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越是有困难反而越激发了他敢于尝试的热情和不服输的劲头。团委办公室主任让他写一篇动态信息,尽管给他提供了很多材料,但他还是写不出来,主任就耐心地教他什么是新闻信息,什么是动态信息,怎么写,他认真地学习研究,用了一天的时间把那篇动态信息写完了。当他看到那篇信息出现在察雅县政府网上的时候,他感到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类似这样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让他更加自信起来,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工作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向前辈们和同事们请教,在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他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渐进入角色,再到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领导和同事们都说:“这孩子有出息”。
笃行 成长
在察雅县团委服务期间,他负责的更多的是文案方面的工作,这对他而言是繁琐而充满挑战的。为了克服自身不足,除了向同事们学习经验外,他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对公文写作知识的学习,对政策、法规报刊书籍认真研读,并把学到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实践。他深有体会地说,任何成绩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既然选择了做西部计划志愿者,就应当牢记誓词:“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这个誓词不仅牢牢刻在他的脑海里,也充分体现在了他的行动上——他没有错过团委组织的每一次大小活动,“茅台助学金”发放、爱心包裹下乡发放、组织青年培训、创新青年就业、带领小学生进城参观、12.4普法宣传、12.9志愿者日活动等等,每一次活动在他眼里都责任重大,意义非凡。他从积极策划,实地调研,再到活动开展,最后材料归档、上报,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些都培养了他耐心、谨慎、认真的工作品质。
他学习的是文科专业,在团委的志愿服务中,有很多可以发挥专业特长的地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念,可以帮助他开拓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模式;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去做青年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在做志愿者管理工作中,通过开展志愿者交流分享会,强化了志愿者服务精神和使命感;通过组织志愿者集体活动,增强了志愿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通过完善奖励机制,激发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通过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和维护,壮大了志愿服务队伍。
实实在在的基层磨砺,从初出茅庐到脚踏实地,从不谙世事到略知一二,苏宏斐慢慢有了收获,这是他来西藏之前没有想过的。“没有岩石的阻挡,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两年来实实在在的基层磨砺,他坚信未来人生的坎坷羁绊定能闯过。当苏宏斐真正懂得了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嘲讽,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踏实的时候,也就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时代传承者与开拓者!当他把成长的根深深地扎在西部志愿者这片土壤中,当他经受生活赋予的挑战和考验时,苏宏斐的灵魂一次又一次地在磨练中得到升华。路在脚下,通向远方,他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志愿者的优良作风,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如既往地努力,一如既往地奉献,力争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为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称号增光添彩。
心路 留藏
在西藏一年的志愿服务是快乐而短暂的。每逢周末,他们这些志愿者就会聚在一起,大家一起聚餐,一起去爬山,偶尔去酒吧看乐队演出,去茶馆喝茶谈人生。碰上放假,他们会结伴远行,或徒步、或搭便车,他们去过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雍布拉康、扎什伦布寺、圣湖玛旁雍措、南尹沟、羊八井等西藏著名景点。蓝天白云下,他们欢声笑语、意气风发,他们分享着青春、他们分享着成长。千里迢迢,远离家乡,他们彼此帮助、彼此鼓励。因为同样的选择,大家走在一起,;因为共同的经历,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每位志愿者的个体,无异于沧海一粟,而正是这无数的沧海一粟,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大海。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苏宏斐始终牢记志愿者的使命,用理想和信念燃烧着青春的热情,以奉献和付出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察雅县团委书记曾经对他们这批志愿者说:“我在想怎么才能把你们留下来,一直为西藏建设做贡献,因为这里的发展太需要你们了!”虽然短短一句话,却触动了苏宏斐的心,如果所有人都抱着“迟早都要走”的心态来去匆匆,那西藏的发展岂不是要永远落空?所以他抱定了留在西藏的决心,坚持为西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今,苏宏斐仍然清晰地记得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作为西藏建设发展的新一代生力军,要立意高远、胸怀大志,时刻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时刻胸怀祖国的建设大业,以踏实的作风、认真的态度、高尚的追求、求索的精神成就事业;要树立“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人,以认真的态度处理事,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工作,更要注重与民族兄弟心与心的沟通,用心、用情、用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用青春与激情回报雪域高原的培养。他们深深眷恋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服务期满后,很多人选择了留下。在西藏的志愿服务期虽然即将结束,却有种声音总在脑海中回响——“不留西藏非好汉”,2015年,苏宏斐通过了西藏自治区的公务员考试,进入拉萨海关工作,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西藏人。
2016年,母校寻访团再次到达苏宏斐的单位寻访,走进了苏宏斐留藏的工作生活。清晨,他端起一杯热水呷了一口,娴熟的开始整理今天的入关资料,窗外的阳光打在他认真的脸庞上。天光流转,却不见他的脸上有一丝焦躁的情绪,因为他知道再微小的事情,再繁杂的工作,都是为西藏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现在的苏宏斐眼神中多了些坚毅,多了些成熟,彻底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为西藏奉献的社会人。
志愿者服务让苏宏斐在雪域高原绽放着青春,用志愿服务收获了成长。苏宏斐喜欢西藏,他喜欢西藏的蓝天白云和雪山草原,他喜欢西藏的笃定信仰和淳朴民情,他喜欢西藏同胞和为他们服务的乐趣。在西藏,他找到了理想和信念的归宿;在西藏,他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在西藏,他找到了艰苦奋斗后的无怨无悔。 苏宏斐也正像无数志愿者前辈一样,在服务期满后选择留下,留下来。
尾语:
生活是要用心去体验的,就像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一样,生活的乐趣不在环境,而在心境。来到西藏,来到昌都,来到拉萨,苏宏斐感受到家的温馨,感受到父母般的关怀,也拥有了朋友般的真诚。尽管最怕爱上西藏回不去,但扎根雪域高原的他不后悔,很得意。(许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