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3 10:4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今年是西部计划实施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河南工业大学先后有千余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其中214名毕业生分赴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涌现出了马忠义、李琨、黄晶、祁帅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志愿者,他们扎根西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在西部基层的人生历练中,唱响西部青春之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近日,中国青年网西部计划频道将集中展播河南工业大学优秀志愿者事迹,并以此激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祖国西部的志愿服务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冯学芳,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焦作人,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广告与装潢设计专业2006届毕业生;曾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团委,直属机关党工委等部门;现工作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任党组秘书、团委书记。
2006年毕业的冯学芳第一次听说西部计划是在当年学校的一次就业咨询指导会上。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西部”这个字眼深深的触动了他。在众多毕业生去向中,西部计划太有诱惑力了。
他通过网上查阅信息,看到一张张新疆美景和一个个志愿者的风采,对西部计划更加向往。他又向校团委的老师征求意见,老师承认他的想法很有意义,是一件让学校和老师骄傲的事情,支持他为祖国的西部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但老师也希望他慎重考虑,毕竟新疆离家千里。冯学芳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坚定地选择了当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他说,内地工作是别人选择你,西部计划是让自己来选择,多好的机会啊。或许在别人眼里他很幼稚,其实他很成熟。到新疆去,到西部去,可以开阔眼界,也想试试自己的成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不理解但尊重他的选择,因为他们对冯学芳的教育向来很开明,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父母相信他是个男子汉。
互帮互助,感受家的温暖
冯学芳到新疆以后被分配到位于石河子市的兵团第八师团委。他对这里的第一感觉很好,物质生活没有想象中的贫穷落后,基本上和内地许多城市一样,而自然风光却更胜一筹,天空有着内地少见的蓝天白云,风也多了几分爽朗。
兵团的集体生活不同于学校。学校虽然也是大家住在一起,但每个人生活全靠自理。在兵团就不一样了,大家在一起商量柴米油盐的事,一起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大家的关系就像是他最喜欢的那道番茄炒蛋,番茄汁融入到鸡蛋里才有味道,大家在一起相互鼓励生活才多姿多彩。这个集体其实就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组成的温馨家庭。他说自己原来不能理解的战友之情,现在完全理解了。什么是战友情?战友情就是万众一心,共同抗敌,同甘苦共患难。
第一年做志愿者的时候他和其它9位志愿者共同创办了石河子志愿者刊物——《志愿之窗》。为了能赶在上一届志愿者服务期满离疆之前,作为送别的礼物送给他们,大家加班熬夜。他说,要走的志愿者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照顾我们,生活上无微不至,工作上悉心指导,为他们送一份礼物,也是为了对他们表示敬意。他说自己没有哥哥姐姐,和老志愿者的长期相处,才体会到有哥有姐的亲切滋味。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志愿者间的友爱多么重要啊。
做志愿服务的第一年,冯学芳还和其他志愿者成立了石河子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捐书捐物、帮助职工捡棉花等志愿服务活动。他的手机里收藏着很多这一时期的照片,在闲暇时候翻出来看看,倍感志愿者群体的可爱可敬。
选择留下,继续自己的事业
志愿服务期间,他一方面要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带好团队,一肩挑着两副重担。有时他想,祖国把自己派到这里,仅在本职岗位上做好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去做公益活动和善事,把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
他问过自己志愿服务是什么?“难道是你给我5毛钱,我就要给你出5毛钱的力?不,不是这个概念。付出应该是无偿的,不需要回报,不需要赞扬,只需要‘俯首甘为孺子牛’地为人民服务。”他说那时候吃苦不算苦,唯物质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为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或是身边的弱势群体付出一点爱,是一种享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说如果没有参加西部计划,他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再把孩子培养大重复自己的生活。他庆幸自己逃开了这个循环圈,去做了两年时间的志愿者。这两年他学会了助人为乐,学会了责任担当,他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定要拿出你人生的一段时间,给自己一个考验,给自己的事业开个好头。参加西部计划会有很大的收获,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西部计划,体验收获成长的感觉。”
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结束时,他选择了留下,因为他已经爱上了这片土地,他要扎根在这里,继续自己的事业。
新的平台,维护美好的新疆
2010年7月,冯学芳以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的公务员。在自治区旅游局,冯学芳首先被分配到了办公室工作。办公室的工作综合性很强,既要负责处理公文、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工作,还要起草、修改上报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国家旅游局的综合性文件、电报和领导讲话,同时还要负责机关政务公开及新疆旅游官网政务信息工作。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冯学芳很快就适应了办公室的工作。繁杂而严密的办公室工作进一步锻炼了冯学芳的综合协调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冯学芳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14年1月,冯学芳被调到旅游局旅游执法总队工作,负责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旅游投诉处理以及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工作。
2015年,为迎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自治区旅游局执法总队组织疆内主要旅行社举办了“诚信为本 依法维权”旅游宣传周活动。冯学芳和同事们一起,走上街头向社会发放《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资料,面对面地向市民进行旅游普法讲解、推介旅游、介绍产品等,现场为市民办理了新疆旅游卡。他们还要求新疆旅游企业严格按照《旅游法》、《旅行社条例》以及《新疆旅游条例》执行,规范旅游合同签订,以诚信经营为本,不强迫购物,不用黑导、黑车,大力宣传文明旅游行为。“我也接到过消费者的投诉电话,我们的处理方式和服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新疆旅游的形象,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新疆旅游的美好形象,维护新疆的美好形象”,冯学芳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平凡工作维护自治区旅游市场的繁荣稳定,宣传展示美好的新疆。
关爱孩子,只为做纯粹的事
2014年3月,冯学芳和旅游局的其他同事一行7人来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麦盖提县央塔克乡阿恰墩村驻村锻炼。“在接到驻村政策的第一天,我就有去基层锻炼的想法,当天晚上我和媳妇探讨到深夜三点,最后决定主动申请去基层”,冯学芳说:“就如同我作为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当初来到这片热土一样,听着那首‘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歌曲的召唤来到了新疆,当年的激情还在。”可作为一名新婚不久的新郎官,去基层驻村不仅不能陪伴新婚的妻子,还要让妻子独自承担起照顾双方老人的重担,冯学芳对妻子充满愧疚和牵挂,只能依靠每天电话来倾诉衷肠,安慰妻子。
有一天在电话聊天中,他跟妻子说起了这里的教育情况,阿恰墩村孩子们清澈如水的目光,热情淳朴的求知欲,深深地感染了冯学芳。“农村教育的许多表面问题用钱就能解决,但是立长远、打根基的教育问题则需要用心来解决。”就职于新疆科技馆的妻子,听了冯学芳的感慨,也希望能来给孩子们做个科普教育:“我们要让阿恰墩村的孩子享受和大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夫妻俩一合计,决定为阿恰墩村的孩子们带来一堂精彩的科普教育课。
旅游局“三民”工作组组长刘默然听了他们的计划深表赞同:“我们旅游局出邀请函,请你妻子来为阿恰墩村的孩子们讲课,这么好的事一定支持。”可面对这样顺理成章的邀请,妻子却对丈夫说:“我不能接受邀请,大家都知道你在阿恰墩村驻村,以组织邀请的名义去到丈夫的驻村地点做科普有点变味,我们要做就做最‘纯粹’的事。”在冯学芳的支持下,妻子请了三天假,经过一个月的充分备课,自掏腰包来到了阿恰墩村。
“科技馆的老师要给我们讲实验课啦!”消息一传来,孩子们都欢欣鼓舞地蹦了起来,本来预计按年级分段教授的课程,在校长的安排下让全校143名师生都参与了进来。在“生态环保再生纸”、“气球大爆炸实验”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共同探究科学的奥妙,大家不仅踊跃地举手发言,还争先恐后地参与互动。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科普课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求知的眼神,我们觉得为他们做些事情非常有必要”,冯学芳说:“帮助这些孩子,让我们收获了最纯真的感动,也许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愿意尽自己的力量,照亮孩子们的求知之路。”
尾语: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梦想而不去实践,那梦想就是无中生有的空幻。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是通向彼岸的唯一行舟。冯学芳属于那种有梦想又肯去实践的人,所以他成功了。
我们采访半个月后,冯学芳的孩子来到世间。他特意发来照片和我们分享。照片上,他们一家三口躺在床上,夫妻二人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宝宝在中间依着妈妈的胳膊酣睡着。我想起他说的话,“现在的一切处于最好的状态。”(杨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