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 08:2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编者按:今年是由团中央与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共选拔了130余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他们分赴新疆、西藏等地开展农业科技、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以及新疆、西藏专项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其中涌现了王现领、徐世君、祁兴飞、谢恒、李自豪等荣获各种荣誉的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正确的成长观和价值观。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对这些志愿者典型进行了回访,将他们的事迹汇编成书————《青春梦 西部行》。从即日起,中国青年网西部计划频道将集中对这群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的事迹进行展播,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像他们一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
陈思齐,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2015届毕业生,曾服务于新疆哈密市审计局,现就职于苏州佳友物业有限公司。
人生昧履,砥砺而行
陈思齐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时,父母经常外出打工,根本无暇照顾她。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她从小就比较有担当意识。虽然不像其他同龄人能和父母朝夕相处,但她并没有感到孤单无依,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独立性很强。三年的寄宿制中学生活,更是让这个姑娘更加成熟懂事,不仅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也能关爱同学,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2013年,陈思齐参加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顺利通过这个万人独木桥后,她迈进高等学府,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她的视野,她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用心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陈思齐认为,这就是她自我的一种进步和成长。此后,她也渐渐有了责任感――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
曾服务于哈密市审计局的志愿者陈思齐。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她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今天,当我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今天的她,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某些事。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这在陈思齐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2015年毕业实习的时候,她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在这上百万毕业生中,我既没有特别扎实的专业技能,也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我有一颗赤诚的心,以我的热心与投入,我可以做好一名志愿者。或许,这样的人生更有价值。”
经过再三斟酌之后,陈思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但行其事,莫问前程
“有些鸟是永远都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提起西部地区,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干燥而贫瘠的土地;提起“西部计划””,我们好奇又忐忑。而她却像鸟儿一样盘旋在西部的土地上,带我们认识真正的西部,分享这段独一无二的心路历程。
陈思齐说,她第一次听到“志愿者”这个词还要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说起。那时候,农村网络还不是很发达,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还很遥远。汶川地震后,学校、村子里到处都在播放汶川地震的救助情况和进展。灾区现场的视频和相片冲击着她的心灵,泪水一次次地流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自觉地开始动员,捐款、捐衣、捐物……还有大批志愿者都奔赴灾区。尽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爱心的涌动却让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和升华。她永远记得那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小比较独立的陈思齐,选择去西部当志愿者,因此父母并没有给她任何阻力。她的父母豁达民主,鼓励她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尊重她的想法和意见。他们告诉她:“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只要确定你是真的想好了,有好好考虑,我们就尊重你。”父母给她提一些自己的意见,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了陈思齐自己。
初入新疆,陈思齐心中难免会有落差。她说当初选择西部计划单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劲,刚到服务地就觉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服务于哈密市审计局办公室,主要负责办公文件的收发,档案的整理归档,投资审计台账的登记,以及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来访接待,电话接听,打印材料,会议记录等。繁杂琐碎的工作需要耐心细致,对于这些陌生的工作内容,陈思齐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不过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适应能力很强的她在同事和领导的热情关怀下,渐渐感受到了服务工作的乐趣。
尽管做有意义的事吧,不要问未来会怎么样。如今的陈思齐被历练得更加优秀:生活中她独立、坚强;工作上她勤勤恳恳,进而更加得心应手。这一切都源于她在西部的那几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让她选择她会不会来西部,她依旧会坚定地说“我无悔这个选择”。因为她喜欢那里人们的淳朴敦厚,喜欢那里的瓜果飘香,喜欢那里的蓝天白云和辽阔戈壁,喜欢西部志愿者这个大家庭。
心之所向,梦之所往
西部,曾经很多人把它形容为一片不毛之地。那里有羌笛杨柳的惆怅,胡天雁断的茫然,西部人民的焦虑,更有无限的已知与未知……也许你要问,是什么力量召唤她走向那里?没错,是贫困山区儿童渴望求知的目光,是偏远地区老百姓有病无医的状态,是西部落后于发展的景象,更是她那颗不甘世俗、却甘于奉献的赤子之心。
在这里,她下过农场,顶着炎热的太阳采摘棉花,用采摘的棉花换钱,以劳动收入所得,捐助贫困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有意义的社会公益实践中。当她知道,这笔很微薄的捐助,却能让孩子们背上新书包,用上新文具,她觉得自己所流的汗水没有白费,采摘棉花时双手磨的茧子一点都不疼了。
在这里,她还到过戈壁,志愿参加了天山乡义务植树活动。在戈壁滩上用铁铲、水桶和双手,种下一棵棵承载希望的绿树。为改善戈壁山区的自然环境,给天山下坚硬荒凉的戈壁上增加更多的绿色与生机,为哈密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绵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