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5 09: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20周年。20年来,研究生支教团通过“志愿+接力”的方式,累计选拔派遣18325名志愿者到中西部地区县乡中小学支教,同时推动校地共建,助力当地脱贫。10月24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京举办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实施20周年报告会。报告会上,来自高校研支团、服务地学校、高校的7位代表分享了支教扶贫、奉献奋斗、历练成长的青春故事和开展研支团工作的经验。从今天起中国青年网就代表的发言进行集中展播,以此鼓励更多有志青年在志愿服务西部基层的实践中建功新时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乡村振兴计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奉献青春力量。
“支教的时候,一般从老家回去光在路上就得辗转一两天,先得坐飞机到省会南宁、再乘动车到百色市,接着再搭班车回凌云县城,如果前边这一切都顺畅的话,勉强能赶上回沙里乡的末班车。当然这还不算完,班车只能把你载到乡里,若要真正回到支教小学,你还得‘刷脸’让村民用摩托车捎你吹吹山风……”这些在茶余饭后被津津乐道的所谓经历恰是自己两年前支教长镜头里的一小个片段。而我向亲朋分享的那条走了一年如回忆般绵长的路,正是那里孩子们出山唯一的路。只是现如今我已经走了出来,但他们还依旧在那儿。
图为阁楼小学排排坐着的孩子们。李徐铭 供图
“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的这番深情吐露是对西部概貌最生动的刻画,也是不曾走过就体悟不到的真实。1所学校、4名老师、4间教室、41名孩子,这些构成了我支教地阁楼小学的全部。而“留守儿童”、“复式教学”、“靠天喝水”、“凉鞋过冬”等一个个原本陌生遥远的词犹如一帧帧慢镜头,是你真正扎进去后才能“窥探”到的孩子们生活的不易。“不让贫困桎梏山里孩子们的梦想,要让我们的志愿微光照进大山去。”这是公大支教人誓为瑶乡百姓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壮志豪情,而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时耕耘则是他们情怀落地之后践行初心的执着坚守。“你们支教只在这待一年,真的能起多大作用吗?”面对社会的质疑声,我和18324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一样,用20年接续奋斗诠释着一种信念:纵然竭尽所能之后只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那便是值了。
图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支团志愿者李徐铭正与阁楼小学三、五年级的孩子们愉快合影。李徐铭 供图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在凌云的这一年,我最难忘的是孩子们的纯真善良和乡亲们的深情厚谊。”这是我后来在一篇“志愿札记”里写下的话。诚然,贫瘠和孤独阻却了许多人进山的脚步,但这永远无法撼动我们公安大学研支团立志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决心。智力扶贫一年来,我与其余6名志愿者秉持着“智志双扶”的理念,累计教授学生300余名,家访跋涉山路900多公里,从事志愿服务时长达5000多个小时。与此同时,我和队员们还发挥专业所长联合服务地团县委开展了一系列“禁毒防艾”、“防性侵”等专题知识讲座。其中“‘藏蓝护航’禁毒志愿服务项目”已入选团中央禁毒防艾宣传教育项目,至今已开展禁毒教育讲座2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此外,本着当尽绵薄的初心,大家充分挖掘资源、依托团队力量、创新帮扶形式,一年来累计筹集爱心物资和善款近30万元,切实解决了山区孩子及其家庭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困难。“李老师,你们走了,还会有人再来吗?”临别之际,村民们不舍中略带不安的发问让我在惊讶之余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被需要感”以及自己工作被认可的自豪。于是乎,我微笑着用一种异常坚定的语气宽慰道,“只要第二故乡还需要我们,我们就一定会来!”如今,公安大学第21届研支团的小伙伴们早已在瑶乡干得火热,第22届也正蓄势待发。
图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支团志愿者李徐铭正在给孩子们上离别前的“最后一课”。李徐铭 供图
会有那么几次,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故土。但清晨醒来,梦停了回归现实后也顾不上伤感。直到那天夜里接到一个来自大山里的来电,“李老师,我是吴再明。李老师,我们想你了……”瞬间,以泪洗面。石山深处有“吾乡”,虽离岗但不离心,我们之间的故事还将继续……
(作者:李徐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团长,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阁楼小学支教;2018年8月-2019年7月,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首都大学生英才学校第16期青马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