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11:0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20周年。20年来,研究生支教团通过“志愿+接力”的方式,累计选拔派遣18325名志愿者到中西部地区县乡中小学支教,同时推动校地共建,助力当地脱贫。10月24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京举办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实施20周年报告会。报告会上,来自高校研支团、服务地学校、高校的7位代表分享了支教扶贫、奉献奋斗、历练成长的青春故事和开展研支团工作的经验。从今天起中国青年网就代表的发言进行集中展播,以此鼓励更多有志青年在志愿服务西部基层的实践中建功新时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乡村振兴计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奉献青春力量。
2018年,是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接力支教扶贫的第18个年头。在这18年里,225名川大学子踏上凉山这片热土,其中,127名同学来到昭觉,从未间断,可以说是与落后、贫穷作着长期的斗争。而我,就是其中一员。
图为曹礼勇在研支团实施20年报告会上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
2013年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如愿加入了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当地的一个乡下小学开始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初到昭觉,我们看到在不足50平方米的教室里挤了上百位学前班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中能听懂汉语的只有几个人。一个班级的学生居然有12岁到18岁的年龄跨度,许多五年级的孩子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很多班级的平均分常年在十几分二十几分之间徘徊。
图为四川大学第15届研支团成员曹礼勇为孩子们建成的助学桥。曹礼勇 供图
当地生活的艰辛和教育的落后强烈地撞击着每一名志愿者年轻的心。我们知道,我们支持当地战胜贫困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传授科学知识,开展教育扶贫。
2013年9月底的一天,暴雨下了一整夜。一大早,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有4个学生没来上学。我便跑去向校长反映情况。校长说,没来的学生都住在河对岸,暴雨导致河水上涨,路被淹了,全校有50多个学生缺席。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老是想着那50多个孩子,想着他们无奈地望着河对岸的学校,像是隔了不可逾越的天堑。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发现那些孩子居然来了。我非常诧异,问他们是怎么过来的,两个小个子告诉我说是咱们班的两个高个子一个一个把他们背过来的。我愣住了,大山里海拔高、入冬早,9月底已经非常冷了。而这两个也就只有一米六的孩子要把50多个人背过河,得在冰冷的河水里泡多久啊。我向他们的位置望去,座位却依然是空的。我急忙走出教室,发现那两个孩子正在操场上跑步。我问他们,快上课了怎么还不进教室啊?他们哆哆嗦嗦地说,老师,好冷啊,跑起来能暖和点。我摸了摸他们的衣服,发现胸口以下全部湿透了,冰凉冰凉的。多不容易啊,就是这么两个五年级的小孩,为了能让河对岸的同学到学校上课,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冰冷的河水里,硬是用小小的身躯架成了一座桥。我强忍着泪水,把他们带到办公室的火炉旁烤火。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知道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必须做些什么,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我想修座桥。于是,我开始四处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发起了“彩虹桥”项目。
图为在火普村吊桥建成时曹礼勇(最后一排左二)和孩子们合影。曹礼勇 供图
我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募集善款80多万元,在当地的3个村子修建了3座助学桥。这3座桥不仅缓解了当地5000多名村民和学生的出行难题,也架起了孩子们和支教团之间割舍不掉的情谊。去年10月,一座名为“子归桥”的吊桥在支教团的努力下落成了,桥的这头是孩子们求学的渴望,桥的那头就是孩子美好的未来。3年3座桥,我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了,老乡还给我取了彝族名字“的日木牛”。的日是当地的大姓,木牛是最小的儿子,他们这是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已经结束支教的我,仍然经常回到大凉山,去看看那里的孩子们,了解当地学校的困难。我希望尽我绵薄的力量去做一点事情,去改变一些现状。从2014年7月结束支教到现在,我回到支教地已经超过10次。从第一次来到昭觉到最近一次回到昭觉这短短6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昭觉这个凉山州最贫困的人口大县在教育方面的进步…… (四川大学第1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曹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