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诸世纪》预言准吗?
既然《诸世纪》是中世纪末法国社会的产物(笔者的观点),那么可以肯定,即使当时没有诺查丹玛斯,那么必定会有一个诺查丹“牛”斯出来完成另一本“《诸世纪》”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既然《诸世纪》是时代的产物,那么按理说那个时代应该有很多类似《诸世纪》这样的书,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诸世纪》畅销了,而不是其它的书畅销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学科自产生以来,就致力于人类诞生过程的研究。关于人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目前在学术界中占主导地位并被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能够证明的无外乎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南方古猿阿法种在200-300万年分化,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成南方古猿非洲种(纤细种)、粗壮种。第二种理论认为,南方古猿阿法种演变为纤细种,纤细种的一支进化为人类,另一支演化成粗壮种 。不管是哪一种理论,对于“人是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的,人和现代猿有共同的远祖”这一论点是无疑的。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古猿的一支能够进化成人类,而另一支却不能进化成人类呢?就目前在学术界上被大多数学者一致认同的原因是物种的基因突变选择学说。随着医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这一种理论的可信程度变得愈高。简而言之,突变选择说认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物种间的差异是由基因及基因表达方式的差异造成的,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的改变,古猿的一支基因发生突变,并通过选择、隔离等过程实现了猿到人的转变,南方古猿的哪个分支基因发生突变是偶然的。笔者在这里引用这个例子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笔者并非想告诉读者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而是通过对这个例子的阐述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思考。笔者当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诸世纪》因为偶然被人发现,而在盛行希奇古怪思想的社会里,这本书恰好满足人们心理的需求而被人越传越神是它畅销的原因,前面笔者已经谈到,年代的流逝已经不能给笔者回到中世纪法国去亲身调查的机会了,但是从中世纪法国的历史以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有关理论上推理,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当然,这只是笔者提供给读者的一种解释,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那么几百年来,一些人为什么总是能不断地把发生的大事附会在这本书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诸世纪》是一本晦涩难懂的预言集 ,因为整本诗集的词汇是模糊不清的,有众多歧义的,也就是说不同人读它就有不同的理解。这样的话,只要世界发生什么事,于是,一些人便可以牵强附会地用诺氏的诗来解释了,而且诺氏的整本诗集大都没有说明确切的时间,(除了1999年人类大灾难的那首之外,可是他说错了)非但如此,诺氏整本预言诗的时间顺序又是打乱的。这样解释的人在说诺氏的诗如何如何准确时,不管事件发生于何时,他们都可以牵强附会进去。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笔者的说法:1940年,德军用飞机撤下了大量的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散发的预言告诉人们:希特勒的胜利是必然的;战争不会波及到法国的东南部。通过这些“预言”,目的是对欧洲施展心理战术;另一方面,英国的情报机关也毫不示弱。他们投入巨额资金,展开了反德宣传,他们从空中向比利时、法国抛撒用德文编集的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说明德军必然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同是一本书,但是政治立场不同的两个国家解释,意思刚好相反。我们现在看看9.11事件中一些人所用的那首诗:
天将在四十五度燃烧
火将降临那伟大的新城市
巨大扩散的火焰立时冒起
当他们想要得到“诺曼”的证实
对于诺查丹玛斯来说,谈到新城市,只要在他死了之后才出现的城市都可以说是新城市,而四十五度却没有说明是南纬还是北纬四十五度,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东经四十五度或西经四十五度嘛。这样解释这首诗的人就有很大的空间了。在后人解释《诸世纪》时,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他们在历史事件发生前做出过正确的预测,而全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牵强附会进去。
由此看来,诺查丹玛斯可以成为世界著名的“预言家”不在他的预言能力,而在于他巧妙的写作手法。
五、反思
社会在向前进步,人类也在向前进步,科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今天的我们已经摆脱了法国中世纪那严酷、饥荒、瘟疫流行、社会混乱的局面,这对于人类来说是十分幸福的。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却不总是意味着人文科学的发展,相反在某些时候,由于我们过多关注自然科学,却忽视了人文科学。由于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效率,自然科学可以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使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把自然科学称为“立竿见影”的话,那人文科学是“潜移默化”的。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些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过度的关注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科学的话,引起的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
1989年,一位日本人拜访了法国里昂市政图书馆管理员迈克尔·乔巴拉特,这位管理员有许多诺查丹玛斯的原始作品。日本人将作品的复印件带回日本。这个日本人,就是后来制造日本地铁袭击事的人--奥姆真理教领袖麻原彰晃!邪教——奥姆真理教至今已经发展成势力和日本政府对抗;而在中国,我们也遇到同样的情况,李洪志及其法轮功也成为了反社会、反人类、反国家的邪教。值得指出的是,李洪志在最初传教时也自称领悟了诺查丹玛斯之《诸世纪》的奥秘。被其危害的人已经不计其数,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祸国殃民,他对历史、对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相信其最终必然会受到正义的审判! 笔者谈到这里,无非是想指出人文科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社会的挑战和竞争人们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生活得更加舒适,谈到思考问题,修身养性,恐怕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些东西。而宇宙之大,自然科学再发展,还有一些是目前她依然无法解释而留待将来解释的东西,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是有限的,人们的生存面对太多的压力,而作用在心理的压力就像“一口盛满水的锅”,为了让机体得到缓解,锅的水满了就必然会往外溢,这时候,如果没有广阔的胸襟和正确的思考方式,那么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这些歧途最常表现在感觉到某种幻觉,产生某种幻想,或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病态。而当人们进入者种状态时总会感到心情很放松,灵魂有所寄托,信仰有所皈依,这是相当危险的。工业化的发展,更多人愈加强调现代化在科学技术和人们物质生活上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却忽视了其在人文思想上所带来的消极反映。近年来,文艺界被称为“恐怖文艺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恐怖书勾画出各种各样的来世图景,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东西,各种各样奇怪的恐怖事情,其实这些东西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但生活在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看后却觉得灵魂有所寄托,恐惧有所归宿,心灵得到安慰,这是科学技术对人文精神异化的结果,这是漠视人文学科思考方式的结果。前些年张震讲鬼故事风靡全国,近日来,英国文学家托尔金所写的《魔戒》一路畅销,在电影界里我们的青年已经不再为《青春之歌》而热血澎湃,也不再为 《高山下的花环》 而热泪盈眶,而更关注的是香港恐怖片《枕边凶铃》等,香港著名武打导演徐克在重导十几年前的武打片《新蜀山正传》时采用了新的高科技,然而高科技也只不过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恶魔发功时的恐怖和威力,可是玄天宗和孤月大师超越世俗、跨越时空的爱恋却表现得微乎其微。当今社会恐怖文艺流行的原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然,笔者这么说并非是指人文科学多么重要,而自然科学多么轻微,可人文科学终究可以给人一种对历史、对事件全新的思考角度,给予人们宽广博大的胸怀,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上达治理国家,下致修身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