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政府”的信息在民众间的地位“不够权威”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该努力工作,努力改变自身形象;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一种民间机制,这是很有必要的,民间的力量在日常生活里看不出来,但在处理社会危机突发事件时却显出巨大的力量。譬如,在国外,遇到此类事件时,政府往往让NGO(民间组织)参与进来,比如说红十字会或者是志愿者团体,这些非赢利机构、非政府组织在民众心理的信赖度很高,在反击谣言时,政府若能和他们联合发布信息,对于制止谣言,平稳民心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体,而且媒体在这期间中起的作用最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对媒体进行宏观导向,不让小道信息满天飞以外,对于媒体自身来说,也应该考虑建立一种民间机制。媒体的传播主要有电视、报纸、网络等,长期以来,我们的媒体往往是“报喜不报忧”,这种作法只适合过去的战争年代,但与信息时代则格格不入了。因此,媒体应该把目光转变,给以民间的事更多的关注,而且应该确实做到实事求是。尤其是网络,在这个信息的时代,网民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喜欢在网络上聊天,互相传递信息,尤其在网站公共信息的专栏里。对于此,网络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对于发现任何有危害社会主义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信息应该在第一时间给以删除,据说,此次的恐慌事件最初就是在某些人在网站上发布了“广东遭不明病毒袭击,醋和板蓝根可抗病毒”的帖子而引起市民热烈讨论导致谣言传播,从而带来了一系列恶果。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的运行秩序表现在社会控制上,我们建议建立一种应急系统,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在美国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使用备用电池的收音机,日本也类似,电视台有一些专门的定时发布危机预报的频道。这些应急系统应该向社会公布其电话号码,当群众问起情况时,在这些系统工作的职员有义务对群众解释。信息的发布不要逐级往下传递,而应该面对全社会公开,根据不同情况向社会公布,把谣言遏止于萌芽状态。
七、结语
在对广东这一次非典型肺炎的恐慌事件做较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我对于人们的心理、文化与行为做了粗浅的描述,并从这些方面对于人民恐慌的原因和谣言的社会温床做出了社会人类学意义上的解释,在期中,我用到了社会学的观点对此事件进行阐述。我国早期的人类学家多身兼三职,他们既是人类学家,又是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界的老前辈林耀华先生所攒写的《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0年4月)堪称社会学上研究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佳作,而《凉山彝家的巨变》(商务印书馆,1995年)却是人类学研究“原始民族”社会的奇书,这都说明了人类学和社会学在一定意义上是相通的。为了避开这些不必要的争论,笔者更愿意把本文所用到的社会学上的理论看作是社会人类学上的研究。对于这一次的恐慌事件,我所看到的,也许只是巨大的冰山上的一角。但我力争用人类学主位和客位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整体论的研究。笔者所希望的是,本文能够为其他人对同类事件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还想要说明一点:由于时间、人力、物力有限,本文所做的调查问卷是小型的调查问卷,问卷的方式是随机,并且在对个案访谈的时候,我对访谈对象的话进行了重新地编辑,尤其是当我操着多年不用的粤语和当地人进行交谈时所记录的话语如果不进行重新编辑就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么读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但是这样一来,我就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在进行编辑的时候有没有曲解了访谈对象的意思,有没有可能加入了我的主观想法呢?这样的疑问是我必须面对的,也是我们日后可以探讨的。
在社会人类学界,“社会”与“文化”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我们使用,我们能从这一疾病恐慌事件中得出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谣言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根源于社会,说到底是一种社会现象,某些谣言对社会的良好运行还可造成恶劣的影响,当传染性疾病流行起来,如果社会组织不能够起到“减压”的作用,运行机制不跟随其调整时,谣言就会风起云涌,它造成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使原本运行良好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甚至会使人自杀。如某些关于“地球末日”的谣言就是如此。这一次,我们看到了广东地区在早期面对非典型肺炎所引发的谣言使社会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要遏制谣言,首先应对谣言的本质有所了解,知道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应该从社会整体对其进行研究。
其次,疾病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人的文化观对疾病的理解也会不同,当人们所持的“平安、祥和”的文化观念在现实里受到挑战时,文化意义就会转变,文化意义的转变,对谣言又起催化剂的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谣言使人们表现出恐慌,在第二次的抢购“碘盐”和“大米”的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最后,“文化”与“社会”这两个概念总是相生相伴的,在人类学界,“文化”有三元结构说,即把“文化”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之间有机结合,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三个层面对社会的组建起着直接的作用。人们在自己所构建的“文化意义”里生活,这些“文化意义”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原则,文化对在调整社会运行的机制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谣言影响社会的运行机制更多的表现为通过影响人们的文化观念而破坏社会运行机制的,这样,把握文化本质从而遏制恶劣谣言的产生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更显得极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