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志愿者,王江所做的远不如此,在若羌县楼兰博物馆落成之际和楼兰文化广场建设过程中,王江带领西部计划志愿者参与了文化广场的相关文化设施的前期维护工作,连续几天的进行文化墙的美化修饰工作,王江没有怨言。
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王江主动要求到若羌县第一小学代课,教授小学英语。他的极富特色的讲课方式,吸引了所在班级学生,这些学生都很喜欢这个王老师,喜欢听他讲课,学习英语的兴趣日渐高涨。期末考试,王江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在全校遥遥领先。
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王江锲而不舍的努力着,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志愿服务。
音乐艺术点燃楼兰神韵
很多人都曾问王江这样一个问题:“王江,是什么让你决定来新疆的?”王江此时总会很郑重其事的说:“我是被新疆的一种音乐形式——木卡姆吸引而来的”。每次听到他表达自己对木卡姆的了解、感受和对木卡姆的欣赏,我们总能感受到他对于“木卡姆”的向往,就像个初生的婴儿眷恋着甜美的乳汁,对他来说,那是一种何其幸福的体验?正是抱着对维吾尔族木卡姆音乐形式的欣赏和追求,他时常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载歌载舞,体味麦西热甫(维吾尔族民间歌舞maxrap)的奔放魅力。
当然,他对新疆民族音乐的追求还有更加值得重视的一点,那就是他想要通过了解新疆民族音乐,激发自己的音乐灵感,创作出能够表达自己内心和民族精神的音乐,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中国。这一点对于很多音乐创作者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在越来越多音乐创作者追求金钱利益的今天,也作为音乐创作者的王江却在用自己的青春和才华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文化。
为了能更加深刻的了解楼兰的历史和现状,品位楼兰的神韵,寻找音乐灵感,王江数次跟随车队进入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楼兰遗址、罗布泊的环境非常恶劣,单是行路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没有露营设备的王江在楼兰,只能在荒地上跟别人凑在一起睡觉,寒冷的夜里,风沙漫卷,这种滋味难以想象。但也正是这种环境,让王江深刻的感受到曾经辉煌的楼兰的神秘消失带给人的疑惑和遗憾,激发了他音乐上的灵感。
在第一次进楼兰就即兴创作了一首《楼兰》,借以表达自己第一次进入楼兰所产生的无限瞎想:
楼兰
沉睡了千百年
曾经是繁华天国
如今已没有人烟
楼兰
绚丽的画卷
舞动着楼兰美女
每天都是春天
楼兰
西域天边的绿洲
楼兰
罗布畔边的天
在之后的楼兰、罗布泊之旅,王江在荒原上有感而发,又即兴创作了几首音乐,用录音笔记录下来,然后回到县城,继续进行相关的音乐制作,同时,王江早已萌生的想法——创作一部涉及楼兰千年文化的音乐剧已显雏形。
2011年初,楼兰音乐剧剧本已经初步完成,音乐剧的下一步的策划起步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依旧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音乐剧的演员招募、舞台筹备工作,音乐创作过程中的采风工作,以及在若羌现有的音乐制作条件下无法完成的音乐录制混缩工作等。然而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一直在努力,他的音乐梦想和宣传新疆文化的音乐剧正在通过一步一步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