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爱,让教学充满魅力
除担任护理(1)班班主任外,李艳华同志还担任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每次教学之前,李艳华同志都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收集资料,备课。课堂上,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互动,大胆的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尽力解决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的好办法;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提问,抢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学到知识。课后李艳华同志还认真批改作业,找出各个学生的薄弱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听课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爱,让师生心灵相通
李艳华同志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学生犹如对待家人。护理(1)班一学生因患肾结石住院,李艳华同志多次深夜陪她去医院。在她住院期间,李艳华同志上完课之后,还忙着去探望这位同学。同学家长感动的说感谢她,她却说:没有什么,这都是我该做的。2007年10月在184团勤工俭学期间,李艳华同志陪该同学看病整整一夜没有睡觉,第二天又带领全班学生投入到勤工俭学的活动中,接着晚上又陪班里另一位同学去医院,直到晚上一点多才回到住处,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班里有位学生,父母双亡,家中姐弟四人均在上学,生活极其困难,李艳华同志知道此情况后,不仅精神上给她鼓励,在自己经济还很拮据的情况下,给她买了新衣服,过年的时候又从自己600元的志愿者生活补助中拿出100元钱给了这位学生,使她走出了阴影,心理上也慢慢恢复,学习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为了方便学生及时找到她,她的手机从来都是24小时开机。有时可能是周末去家里劝解,有时可能是晚上1点钟从睡梦中被喊起,但李艳华同志从来没有怨言。不仅如此,李艳华同志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班级的集体宿舍与学生谈心,鼓励她们努力学习。李艳华同志对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亲人,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爱戴。
四、爱,让生活充满责任
李艳华同志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向老同志学习兵团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2007年11月中旬的一天,北国的第一场雪下的很大,在外面零下20度严寒的天气下,她与同学们一起去道路扫雪。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每次下雪,她都主动和同学们一起扫雪。从来没有受过这样苦的她却从来没有叫苦。夏天天气炎热,蚊虫叮咬严重,可是每次拔草,她都和同学们一起积极参与,直到同学们都走了,她才放心回去。暑假到了,同学们都走了,她硬是一个人在炎热的太阳下,完成了学校布置的拔草任务,没有叫一个学生来帮忙。每天晚上是休息时间,可她几乎每天去办公室加班。她总说是方便同学们有什么事情在第一时间找到她。李艳华同志身上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李艳华同志刚来到农十师党委党校工作,就在团委担任了辅导老师,协助校团委做好团委的各项工作。一年下来,协助团委,学生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例如:篮球、排球、自行车慢骑、花样投篮等团员喜闻乐见、参与面广的体育活动;开展了演讲、诗歌朗诵、作文比赛、文艺汇演等文艺活动,为学生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李艳华同志有着平凡却又极不平凡的心愿:让西部边远地区的孩子们能够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些。她一直在实践着这个心愿。从大学生志愿者李艳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青年是怎样用生命行动去注解 “西部计划”志愿者人生价值的。
我们坚信,李艳华在不断学习,不断奉献中,一定会让生命绽开得更加精彩,她的青春将永远在西部的天空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