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抓服务,有效破解基层团组织“定位不准”难题。
遂川共青团组织紧紧把握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的结合点,立足基层实际,突出重点,选准项目,通过一点带动全面,实现了基层团的工作的整体活跃。
1、大力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与县农村合作银行合作,联合下发了《开办青年创业信用证(卡)推进青年创业贷款的通知》,对县内18-40周岁有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给予1-6万元的创业贷款。同时,简化审核程序,将审核授信权下放到乡镇团委和信用社分理处。全年共发放青年创业信用证261张,发放创业贷款1151万元,极大激发了农村青年的创业激情,帮助农村青年解决了创业资金困难等瓶颈问题。
2、积极开展青年就业培训。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务工青年大量返乡的情况,积极与县劳动就业部门合作,共同举办了5场返乡农民工招聘会,联合开展了返乡青年培训,共招收和培训返乡青年681人,全部安排到遂川海丰鞋业公司就业。联合举办了2期“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班,对全县94名农村创业青年,在项目指导、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同进,与县内联想电脑授权经销商、遂川奔腾电脑学校协作,共同实施农村青年“联想”培训项目,对农村青年进行免费培训,全年共培训农村青年51人。
三是深化志愿服务和希望工程。加强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了注册志愿者队伍。同时组织开展了“真情相伴、爱心助困”青年志愿者援助计划,计划从2009年开始,采取“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形式,以“助学、助耕、助医、助业”为主要内容,三年内援助贫困、残疾家庭150户。2009年共援助贫困、残疾家庭55户。并结合相关纪念日,先后组织开展了“3·5”中国志愿者服务日、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县行政中心搬迁和义务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共出动青年志愿者1000多人次,义务植树5000余棵,扶助贫困学生64名,捐助书包、铅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品15000份,发放资助款2万多元。
二、存在的问题
除了上述破解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外,我们的工作仍遇到了以下困难:
一是团的组织设置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从行政区划中走出来,流动性越来越强,仅遂川县就有外出务工团员青年6万余名,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45%,这些外出团员青年,与团组织失去联系,流出地的团组织管不到,流入地的团组织管不了,虽然建立了部分流动团支部,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了“有团员没组织,有组织没团员”的矛盾局面。
二是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总体而言,遂川县各级党政领导对“党建带团建”很重视,但由于遂川县地域广、人口多,一些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团建工作在部门、地域之间进展不平衡。三是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代青年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的经济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组织意识淡化,相当一部分青年对团组织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且很多乡村团干身兼数职,特别是乡镇团干均兼有办公室、计生、组织、综合治理等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太多精力与青年人接触,了解不到青年的真正需求。
四是基层团组织工作经费执行到位难。尽管目前遂川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工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财政预算及党费中解决了一些经费缺口,但与新形势下团建工作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些捉襟见肘。且有些政策执行到位比较困难,掌握的团费非常有限,并且绝大多数没有经济实体,共青团越往基层资源短缺越明显,单靠行政划拨仅能勉强维持日常支出。
三、几点建议
1、建立“党建带团建”长效机制。一方面,各级党组织不仅要“带团建”,更要“抓团建”,主动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中,建立党建带团建联席会议制、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常委会和党委会制等;另一方面,要求基层团组织要主动“跟党建”、“学党建”,借鉴党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组织覆盖建设、民主制度建设等方面要跟上党建。
2、加大对基层团建的规范指导。建议上级团组织制定出具体、长效、可操作性强的党建带团建规范性文件,一并下发到各级团组织和党组织,对已经过时、不符合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规定,要进行创新。如应就团员教育管理、团的组织生活、流动团员管理不符合现实条件和基层实际的内容作出新的规定。同时,加强对基层团建的指导,特别是在组织设置、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3、加大基层团建的经费项目支持。加大对县一级和乡镇团建工作经费、项目的倾斜,特别是加大对“创建全国团建先进县”的支持。
4、切实提高基层团干的积极性。一是提高基层团干业务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团干轮训、挂职交流、岗位轮换等机制。二是提高基层团干的政治、经济待遇。
5、科学分类服务不同青年群体。团员青年有不同需求,如农村青年要求脱贫致富奔小康、企业青年希望提高生产技能、在校学生渴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等等,建议上级部门能出台政策、齐抓共管、高位推动,利用各种资源来满足青年诉求。(遂川团县委:西部计划基层青年工作志愿者 胡忠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