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团干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在调研的多个村(社区)中不乏优秀的活动和许多特色活动。但是,因为村(社区)与村(社区)团干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使得这些优秀的活动只是限于在个别村(社区)内开展,扩大不了其影响力度。
(四)青年创业带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调研期间,通过基层团干部的访谈和青年团员的走访,发现许多青年要么随大流外出打工,要么呆在家中做些零工。他们当中也有许多想干一番事业,但是,因为资金的短缺和科技知识的缺乏,大多都放弃了创业的念头。只有少数有一定的创业知识的青年人,并且取得了小额创业信贷扶持,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四、认真思索 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兼职团干部不仅是团的工作骨干,同时也是基层单位工作骨干,二者都很重要。既要干好本职,又要干好兼职,有的可能还身兼数职,势必产生矛盾。要处理好这个关系,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团干的业务培训,提高团干业务技能,建立一支“思想硬、作风正、熟团务、会管理、精业务”兼职团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兼职团干部队伍分类分层管理的格局。其次要严把“进口关”,实现团干部队伍的合理有效配置。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将在一线青年骨干和优秀青年大胆引进到共青团工作岗位上来,优化兼职团干的布局和结构。再次,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兼职团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目标,围绕德、能、勤、绩和分层分类管理的要求,健全团干部的考核。同时,大力弘扬先进,切实加强兼职团干部的荣誉感,发掘和宣传优秀兼职团干部典型和工作经验,以增强团干岗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汲取精华。要充分调动团组织一班人的积极性,要根据各人的特长,分工负责,任务落实到人,建立起工作负责制,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讲求互助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让团支部和团员青年自己设计开展各类活动,使团的工作更加适合团员青年的要求,更加活跃。
(二)现今团员流动性日益增强,团费收缴率下降,农村的税费改革也给农村基层团组织工作经费的筹集带来了重大困难。基层团的工作经费严重匮乏。要解决这一问题,基层团组织必须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给予拨付一定的经费,同时积极整合团内资源,自行筹集团的经费,解决团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团干培训,进一步提高团干的宣传意识,扩大团的宣传面,提高团的影响力。
(三)通过业务培训、座谈、共青团网站、QQ群、飞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基层专、兼职团干部的之间交流沟通,让其增强对团工作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相互的交流可以互通有无,将好的经验与做法在全区推广开来,进一步增强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服务青年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认真抓好农村青年的调查摸底工作,进一步摸清农村青年基本情况和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结合青年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创业技能。其次,要通过广播、电视、座谈会、黑板报等多种渠道,把省、市、区有关部门制定的针对农民创业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及以往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取得的经验、相关就业创业信息等在广大农村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青年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再次,要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强化基层团干的责任意识,将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为培训取得实效奠定良好基础。第四,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创业培训。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同劳动、教育、农业等部门的合作,联合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高青年创业能力。最后,通过建立“农村青年示范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创业者协会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青年创业示范带头作用,进而带动更多的青年创业致富。(安徽淮南市潘集区基层青年工作专项志愿者 郭树威)
点评:郭树威同志以巨大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深入开展“基层工作学习体验月”活动,发挥优势、创造条件的完成了“七个一”活动。报告详实,文笔流畅,既有数据引证、事例描述,又有理论思考。虽然有些工作对策建议略显稚嫩,但工作的态度值得肯定。(点评人:团安徽省委学校部部长 李国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