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与马庄村村支部书记王伟谈话,了解基层干部生活状态
王伟2000年7月自南阳市经贸学校毕业后,在新野县城郊乡政府参加工作,2005年月日12月中央党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到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 2008年8月志愿参加在全县实施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被分配到城郊乡马庄村任职。在与王伟书记的谈话中,明显感觉到他对村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切眷恋之情,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基层工作的心得和体会。听完之后,曹书记和王伟书记都希望我能像王书记一样扎根基层,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我非常感动他们对我的厚爱和鼓励,我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王伟书记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我们志愿者有所帮助。
农村工作虽然苦,但是锻炼人;农村工作虽然累,但是磨炼人;农村一把手的工作难,但提高人;农村工作干好后,或者说是一件得人心的事干成后,得到百姓的认可肯定时,那朴实话语的表扬更激励振奋人。
今天,苦、累、难就不在这里说了,与大家分享一下基层干部要想把农村工作干好,在农村待得住、干得好,必须要做到的几点,我总结为“四心”,即:公心、诚心、细心、耐心。
1、想问题办事情要出于一份公心。有副对联写的好,“公生明、廉生威”。这副对联告诫为官者不可损公、不可偏私。对联来源于嘉靖年间无极县知县郭允礼为自己所作且镌刻于石上的一则座右铭,其全文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农村情况复杂,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出于一份公心,增加“透明度”,否则容易引起村民怀疑和误解,易生暗,少威。所以,我认为做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开展工作首先要有一份公心,情为大家系,权为大家用,利为大家谋,时时处处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为百姓着想,才能取信于民,在工作中得到支持和帮助。
2、对人要掏出一颗诚心。相信悬挂在内乡县衙的这副对联大家也都知道,“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这副对联告诫为官者不可忘“本”,要以诚待人。基层干部是“空降”到村里的干部,群众到我们不了解,我们对村里的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在日常的与人接触中,一定要永不忘本,心中时刻装着百姓,想着百姓的喜怒哀乐,想着百姓的衣食住行,与群众同甘共苦,做“沉在水底的鱼,不做漂在水上的油”,这样才能深深扎根于群众中,不要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才能对得起百姓,无愧于天地良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以便于开展工作。
3、平时工作中要细心。农村工作汲及面广,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工作,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百姓的鸡毛蒜皮,都需要在基层化解完成,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留心学习,勤于并且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才能在工作中处与主动,做到任何事情都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我们要做“鱼”沉到水底,和百姓融为一体,而不能做“油”浮在水面,与百姓脱节形成“两张皮”,那样将无法取信于民,无法开展工作。
4、解决问题要有耐心。农村有生产相对落后,人员流动不频繁,村民们世代相居的特点。有时一些矛盾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属必然;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看似很好解决,很容易说通的问题,却怎么也解决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时,要有充分的耐心,多走访打听,弄清事情的来拢去脉,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好,把矛盾解决彻底。
五、经过基层走访,我得到的财富
经过这次基层走访,我深刻体会到了团中央举办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对我们以后成长帮助的良苦用心。基层工作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是党的基石,只有基层工作这个底子打好了,我们党才能干好其他工作,基层稳定了,我们党也就稳定了。我认识到了基层干部的艰辛,但是他们不叫苦不叫累,踏踏实实为民做事,这给我很大触动,也坚定了我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决心。
六、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 11月份新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我凭借优异成绩进入面试、体检、考核和公示,终于不负各级领导的期望实现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愿望。
我清楚知道基层干部的任务和难处,我已经做好应付各种困难的准备,积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记住团中央的教导:“选择去西部都是一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那里,你们将获得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那里也有十分贫困的地方,有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考验。在那里,你们既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也会经受生活的磨炼,甚至直面失败与挫折的挑战。但是,我们坚信,在这一段奉献的经历中,你们将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升职业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奠定今后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志愿者周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