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登铁门关
还没到库尔勒之前便从地图上知道了铁门关,之前对于铁门关的认知,也仅仅是停留在一个亭式建筑的城楼上,直到亲身经历了,才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库尔勒市区乘车十几分钟便能到达铁门关,走过铁门关口便能看到四个醒目的大字 “襟带山河”,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铁门关悬崖上的种种碑文以及各朝各代的诗词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了铁门关的历史,以及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唐朝著名诗人岑参的《铁门关西楼》
铁关天西崖,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铁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以及另一首诗 “鬼斧神工闯铁关,十里长峡雀水窄,面壁小吏三尺剑,胡马千军裹尸还” (由于字迹比较潦草题目和作者都较难辨认)我们可以看到铁门关地势的险要,因其险要,又处于南北疆交通要冲,也就成了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登上铁门关西楼,在经人为修饰的铁门关府和西域督护府,拿着斧刀端坐堂前,倒有种杨门女将的感觉。
走下西楼,看到古时作战用的弓箭,便想一试,无奈气力太小,任凭怎么用力都不能将弓弦拉开,只好作罢,悻悻然走向下一个目标--铁门关水库。水库位于孔雀河上游霍拉山与库鲁克塔格山相峙的峡谷入口,地处古丝绸之路中道咽喉要隘,距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滕湖出口65千米,1951年王震将军率部勘察,倡导截流驻坝,修建电站,1969年1月铁门关水库开工建设,1972年11月下闸蓄水,铁门关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的日调节水库,由拦河坝、泄洪洞和发电引水洞构成,坝高25米、长261.82米,控制流域面积22227平方公里,计总库容为724.3万立方米,水面面积为0.7平方米,库水深13-15米,铁门关水库将奔腾咆哮的孔雀河拦腰截断 ,有孔雀河上第一坝之美称,登临坝顶,高峡平湖尽显眼底,一泓碧水倒影蓝天,驻足观望,山势巍峨险道崎岖,风吹涟漪水面鱼跃,塞外风光与江南秀丽融为一体。
与内地截然不同的一点是,铁门关水库的四周被陡峭光秃的群山包围,没有树木的陪衬,山与水浑然一体,缺少了绿色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不经意间我随口说了一句“怎么没有树呢?”,旁边的一名游客很不以为然的接了一句“有树的话就不叫新疆了”,让我很是纳闷了一番。沿着山坡往下走,一团蘑菇状的白杨林(上图)从山底下冒了出来,我像发现了奇迹一般,指引着让同伴们观看,并执意将这一景观拍摄下来。说不上什么原因?每一次看到白杨树我都会感到莫名的兴奋,都会不自觉的和“正直”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新疆的白杨树总是长的又高又直绝没有旁鹜的枝枝杈杈,就那样倔强的奋力向上直插云霄,而现实中这种精神是否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不合时宜了?我说不上来,但我依然那么执著的一如既往的喜欢正直,喜欢按照原先的人生信条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