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3 09:4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定要写下来”
刘凤霞的父亲是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从事这个行业近三十年,父亲经常对她说要多跑多问多写多看,一定要多去聆听基层的声音。刚开始父亲很担心她一个人在新疆的生活,后来他逐渐也能感受到女儿在新疆过得不错,慢慢地放心了,随之就问她有没有什么规划。她告诉父亲自己要把这里的一切记录下来,父亲欣慰地说这就是他要交代的。父亲说,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
一无二的,一定要写下来,别人的好一定要记下来。
经历过那么多感人的事情,感受过那么多温暖的人物,父亲总是会催促她把这些美好的经历写下来。她离开新疆后就开始着手写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情系边疆》,回忆自己的志愿者生活。她说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所以每一天都记得很清晰,那里的一点一滴,全部都用心记住了。
在新疆的日子里,她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当时办公室的哥哥姐姐给了她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她。她所在的新闻中心是全兵团最好的新闻中心。这里的同事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因为热爱而工作,几个人总是一起在办公室加班,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单纯的喜欢新闻,想做出好的新闻,让大家分享。为了守护一个共同的爱好,他们真正地把工作当成一件艺术品去雕琢,沉浸其中也乐在其中。她说这种精神,这种态度都一直在影响着她。
“不要小瞧了警察,咱们警察力量大”
现在,回到家乡的刘凤霞已经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成为开封市公安局繁塔分局的一名基层干警,作为80后的一员,刘凤霞曾经也认为警察就是身怀绝技、威武严肃、正义凌然,然后拔枪或者徒手就能制服逃犯的高大巨人。然而,第一天进入新单位熟悉工作,刘凤霞被分配到繁塔分局警综大队,属于内勤,负责办公室工作,这项工作的所见所闻让她感受到公安工作与自己的想象的不太一样。在警综大队,工作琐碎复杂,上传下达,各种报告、报表等,这些对有着基层工作经历的刘凤霞来说不算什么,她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警察,固定的办公室工作,在别人看来,这些都足够了!但刘凤霞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声音:不当刑警,枉为警察!新疆的基层服务经历告诉她,只有接触基层,扎根基层,才能更好地干好工作。和群众打交道,为他们解忧排难,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潜力,也能更好地继续为群众服务!所以在正式定岗时,综合各种因素,刘凤霞最终还是选择了分局的案件侦办大队,成为了一名刑警。
刑警工作,这对刘凤霞这个门外汉来说,是一次不小挑战与磨练,工作环境的陌生,专业能力的匮乏甚至让她的步伐微微有些沉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刘凤霞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时光流逝,转眼间刘凤霞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已有三年时光。三年的工作锻炼让她褪去了初来时的那种羞涩。由新闻记者到人民警察,刘凤霞顺利完成了角色的转变,熟练掌握了主要工作流程。办公室的基础工作,一二三四项,她能够处理的井井有条。同时,刘凤霞也和大队的男民警一起出差参与抓捕嫌疑人。刘凤霞充分利用分局给予的广阔舞台,奋战在基层一线,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破获一起起盗抢骗案件后,受害人到办公室感谢时,刘凤霞内心觉得无比自豪。为群众排忧解难,守护辖区一方平安!这样才算发挥了自身价值!刘凤霞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虽入警时间较短,但刘凤霞已先后获得区优秀政法干警、市局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公安工作是个挑战,也是一个历练,虽然会有委屈和怨言,但志愿服务的经历和热爱公安事业的情结,支撑着刘凤霞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她说,“只要用心去干工作,每天的太阳都是新鲜的,每一个岗位都有新的故事,我愿扎根基层,成为一名刑警,我愿扎根基层,甘愿做一颗闪光的种子,为家乡的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尾语:
她觉得母校的西部计划做得很好。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每到节日还会如期收到来自母校的贺卡,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能收到来自家乡的祝福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心里感觉特别温暖。正是“西部计划”让她和母校的关系更加亲密,使她和老师成为了很好的姐妹和朋友,她也因此可以常回母校,这自然增多了她和工大学子交流的机会。
如今回忆起那些在新疆当志愿者的日子,刘凤霞依旧是很感动,她提到最多的依旧是那里的人对她的好,给她的温暖,还有那些经历对她的影响。她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岁月,她要把它们都记录下来,记录在她用心血写成的《情系边疆》里。(屈亮亮)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