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0:1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01.
坐大巴从西昌向昭觉走,一路上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刚颠簸着从一座山的山脚盘旋至顶,又穿过隧道向另一座山出发。远处是蓝天白云,脚下是层叠山林,大巴在山岚中的公路上行驶,看不到走过的路,只能看到云雾间透出的绿,一晃神还以为走在通往神圣之地的天路上,转头又被山涧飞溅的泉水惊醒。
虽然我从小到大也看过许许多多的山,可却没有见过如此险峻的山路,如此茂密的森林,大自然未加雕琢的美丽隐藏在群山之中,与山林间偶然出现的动物一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走过一条又一条颠簸的路,我们终于到达了大凉山的腹地——昭觉。
图为昭觉县城。姚姿彤 供图
昭觉城在彝语里意为山鹰的坝子,整座城依山而建,四面环山。县城不算太大,个把小时就能走完,哪怕是一个方向感再差的人来到这里也能依据山势找到要去的方向。城里面虽然没有多少大商场、大饭店,商品种类也不尽丰富,但对于基本生活来说已经足够,有时偶然发现一点新鲜玩意我们都会开心很久。
在这里生活很简单,不用过多选择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也不必思考闲暇时的游玩计划,沿着山坡上坡回家,下坡去学校,右转是超市和菜市场,快递四散在县城的各个角落,这些单调简洁的线条连接起来构成生活的大部分路径。
02.
其实,这里不仅生活简单,这里的人也很简单。来昭觉之前我曾听过许多关于当地人的传言,隔着重叠的大山飘出的言语像山中的雾气,总是带着遥远又神秘的色彩,让人望而生畏。来到这里才发现,虽然当地人血脉里都保留着大山里孕育出的野性,但是他们的性格里更多的是坚强和质朴,他们并非不辨善恶、不明事理,更多的时候是不善于用言语去表达自己而已。
昭觉的天空。姚姿彤 供图
就比如当地的学生,我第一次跟他们聊天,他们大多数只是沉闷着不讲话,用或新奇或惊疑的目光打量着我。后来我又私下单独找他们聊天,有个叫阿衣的学生告诉我,她不是不想回答,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关于理想,关于山外的世界,她说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也没有走出过凉山州,见过最大的城市就是西昌市。她对于山外的想象也只是来自于视频里所呈现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对山外面的描述,末了还要附加一句——“你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才有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其实从小到大我也听了很多遍这样的话,好像不管是哪里的老师都对学生抱着这样的希冀,总希望他们能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只不过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这个“外面”的概念不尽相同。如果把我们的一生都比作翻山越岭的过程,有的人翻过几座山便能隐约看到山后的风景,看到地平线处海天相交的光晕;而有的人即使一直在攀爬,却仍困顿于群山之中茫然四顾,极目远眺也只是一重又一重的山影。群山不语,任由攀登者在一次次失望后大声质问,所传回的只是更空茫的回音。
03.
图为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在自习课上。姚姿彤 供图
我们很久都没有再说话。在傍晚明暗交接的时刻,我看着她隐在暮色中的眼,里面有痛苦也有希冀,我第一次感觉到语言在现实面前的苍白,也意识到对许多事情的无能为力。我转头望向窗外,远处的山顶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在黛青色的天空下隐隐发光,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小时候读过的一篇课文,那是王家新写得《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04.
小时候我也曾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行至山顶才发现山的外面依然是山,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在山群里不断摸索、不断寻找。我们的一生都走在翻山越岭的路上,怀抱着对山的眷恋也怀抱着对海的渴望,在爬上山顶之前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山的那边是什么,也不知道还要爬多少座山才能看到梦中的那一片海,但我们依旧步履不停,在失望过后继续前行。
就像我跟阿衣说的那些话,即使我心底知道,翻过这座山,未来仍有无数座大大小小的山会横在她面前,但我依旧不愿让她失去对山外的憧憬,对山外的渴望,我仍然希望终有一日她能看到山外的另一番广阔天地,就如同我希望能有无数个阿衣抱着对梦的渴望翻越重重山岭,去寻找自己的那片海。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是山,也是海,是无尽的希望与梦想。”
(作者:姚姿彤,四川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服务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