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 14: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当暮色装饰着雨后的窗子
我便从这里探测出远山的深度
在玻璃上呵一口气
再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
以及小路尽头
一个背影
有人从雨中而去
——《窗下》
“奶奶好不容易把药喂完了,又摸了摸我的头。我不想碰奶奶的手,因为奶奶的手粗糙的和树皮一样,摸得我脸疼。这些事情本该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但为了我能够更好地学习,不得不去打工,而爷爷奶奶却成了陪伴我最多,对我最好的人。”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而且也是一位农民工,他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能回来两次。一次是家里的玉米熟了回来收玉米,另一次是我开学,来送我上学,报完名两三天就走了。”
……
看着学生的作文,泪水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传达出了孩子内心多少的孤单和寂寞,多深的渴望与呼唤。这些单调而不加任何修饰的文字,像巨石一样压在我心口,瞬间连呼吸都变成了一种疼痛。与其说是心生怜悯,倒不如说用感同身受来形容更贴切些。因为曾经,也有过一段相似的经历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印象一点也不深刻,夸张点说,他们的面容可能都是模糊的。陪伴着我、照顾我衣食起居的,永远只有爷爷奶奶。五年级就开始了学校寄宿生活的我,性格也曾一度内向孤僻,敏感、脆弱,胆小、害羞、怕和陌生人接触,就连上课被老师提问也都经常因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更是一个爱哭鬼。我也曾在落日黄昏中期待父母归来的身影,在看《家有儿女》时憧憬着一家人时刻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景,也总是盼望着回家能听听妈妈烦人而贴心的唠叨、感受感受爸爸对女儿前世情人般的温情。可那些,也总归不过是一些期待和幻想而已。现实面前,我不得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梳理自己的心情、把握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学习。虽然后来日子越来越好,那段经历也使我逐渐变得坚强勇敢而独立,独立到自己能为自己撑起一个小天地。可是心中缺失的那些应有的爱和关怀,却也给我后天性格的养成带来了很大冲击,因为至今的我,许多时候,依旧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莫名感到自卑,遇到很多事情时,常常宁愿选择自己默默承受,也不愿打扰任何朋友或是亲人,表面永远是乐观坚强,却也经常会因为压抑而偷偷掉眼泪。
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切实体会过一段作为留守儿童的生活,所以更懂得这些孩子们心中的孤寂。他们需要关怀,需要爱,需要有人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用欢笑驱赶清冷,用阳光给心灵的空缺填补一份温暖。这,也是当初能够坚决地选择走这条路的原因之一。
从选择支教开始到现在正式站上讲台已两月有余,期间有无数的人发出过疑问和叹息——专业很好就业,何必要到那么艰难的地方去浪费一年时间;个人的能力还是很有限的,一年你改变不了什么……对于这些说法,我从来都没有否定过,一年的时间,的确太短,想做的事情很多,更多的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实面前,有无数的高山大河以及太多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却可以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无法阻止黑夜的来临,却能够在黑暗中给他们带去一盏明灯;不能带他们走出困境,却可以让他们有一颗向往世界的心。哪怕这一切都极其地微小,小到像万千尘埃中的一粒,也会保留最初的心,守望来时的路,既然相逢于此,这一年我便会平安地守护好每个人,让行动在这冯原这浑厚的泥土里生根、发芽……
(作者:王亚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服务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冯原镇中学)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