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4 08:2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彦龙
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大美黑龙江到多彩贵州,跨越数千里的距离曾阻断了我对大山环绕之美的想象,但却增加了我青春黔路的惊喜和收获。
犹记得上学期末写的一首顺口溜:“初赴狗吊岩,无惧重山峦。光阴似水缘,年夕又眼前。”在仔细回味、总结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时,再次读起这些句子,我对“无惧”二字尤其感叹,因为我真真是“有惧”过的。初遇深山,我惧于曲折坎坷的泥泞山路,惧于山顶学生家里随着闪电雷声冒火花的电线;讲台之上,我惧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仍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听懂学会,惧于和孩子谈及未来,听到脱口而出的“打工、放牛”……但我又确定我应是“无惧”的,因学生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和老乡坚毅勇敢的生活态度,让我无惧所有。
每每想到支教生活的结束,总是泪湿双目,这一年收获无数、感动无数、故事无数;如若讲诉于人,无需美酒佳肴,一席铺,一油灯,便可促膝无眠意。
道阻且长,敬而久仰
通往狗吊岩的道路是坎坷泥泞的,彻底改变孩子们生活质量和教学条件的道路是艰难长远的。但就是这样的道路,让我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喜爱之情,他们永远值得我去仰望。
去年9月初,我从母校华中农业大学返回狗吊岩,到镇上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当时执念只有回到为民小学,才能让我卸下那几日的疲惫。于是不顾下雨和天黑,坐着一个大哥的摩托车就往狗吊岩走。刚出了镇上我就后悔了,山雾弥漫,路又实在太颠太滑,摩托车的后轮不停地甩,我当时又担心又害怕,而司机大哥却一直安慰我,让我相信他的骑车技术,并告诉我他们经常晚上走这样的山路,当地人都不怕。那是我第一次在车上思考生命安全,更是第一次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敬畏之情。
怀着这种敬畏,我看到了年迈奶奶对5个留守孙儿的细心照料;我看到了中年大叔一人赶牛犁地的任劳任怨;我看到了黑夜路上一束灯光下的坚强勇敢;我看到了崎岖陡峭泥路上娴熟车技背后的自信乐观;我看到了9岁姐姐独自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担当;我看到了又远又泞上学路上的欢声笑语;我看到了不及牛高的娃娃牵牛吃草时的懂事认真……我以为繁重的农务家务、不算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上着学还要惦记着打猪草喂猪……这些足以让人无法愉悦,但他们是真的快乐善良的,并用这种情绪感染、教育着我。
我们或许不时为他人的不理解而孤独难遣,不时因小小的不顺而沮丧懊恼,不时因繁重的工作而感到愁云笼罩,但对比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乡们和这群孩子们的坚毅、勇敢、善良,敬仰之情驱走了我所有躁动不安的情绪,并提醒着我做人当如此这般,生活就应该有这样的态度,这种提醒将是历久弥新的长远。
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如果选择一样东西来寄托我对于支教的记忆,那一定是“贵州酸汤”。刚来贵州,觉得酸汤不过是酸菜煮水,但每每发现总是出现在每家的饭桌席上。怀着好奇,初尝之后便对其敬而远之。可孩子们却对酸汤尤其偏爱,一次学生阿波的奶奶留我们志愿者在家里吃饭,席间阿波催着奶奶把他心爱的酸汤端出来,说有了酸汤他可以吃3大碗饭。他用木勺给我的碗里舀了好几大勺酸汤,我一直在旁说好了好了,可是阿波的话让我无法阻止他,更必须吃下这一大碗酸汤泡饭——他说:“酸汤这么好吃的东西,必须多给我们语文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往我的碗里夹酸菜和豆子。
每每想到那一晚的酸汤和孩子的话语,我都会眼眶发烫,即便在此刻也不例外。从那一次之后,我渐渐主动喝起了酸汤,也开始和孩子们一样偏爱酸汤——饭后满嘴油腻,一碗酸汤下肚,自然畅快。但那一晚的酸汤,于我而言真的是一种挑战,稍说的堂皇一些,那晚我吃下的是对阿波的理解、尊重和珍惜。情应始于此,更泛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老沙和阿波都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很调皮,班级十状,九状必有其人,但他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带给我震撼和感动。我的印象里应该有这样一条谚语,意思是把仅剩的留给别人,一定是给予的人很喜欢那个人。一天下课,老沙喊住了我,有些羞涩地递给了我一个绿色的橘子:“老师,这是我家树上的最后一个橘子了,还没熟,但我怕被别人摘了,你过几天再吃。”我想那应该是我见过的最甜的橘子,但直到那个橘子发霉,我也没舍得吃,因为我想我已经尝过那个橘子最好的味道了。
有了老沙和阿波这群孩子的陪伴,我基本上不愿意离开狗吊岩半步,心里的拒绝加上交通的不便,使我每次进城回来都十分疲惫。去年的国际志愿者日,从宁波参加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回到狗吊岩,正好遇到孩子们放学,上了学校前的土坡,放学路上的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瞬间卸下了我项目只获银奖的失落和一路的疲惫。进了校门阿婷和几个孩子还没回家,他们跑着扑过来,“语文老师回来咯!”“语文老师你终于回来了!”“语文老师我想死你了!”……不愿矫情的我,眼眶再次感到了热度。国际志愿者日,我虽然没有为他人服务,但这些孩子却依然让我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幸福和快乐。
故事很多,细节很暖,我无法用能力范围内的文字,将其一一的精彩讲出,只愿在心中静静回味,回味由酸汤开始的情。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