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莫问辛劳知多少 奉献青春即丰收

 

2017-09-04 09:0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2017年9月1日,后坪镇小学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已经进入了新学期忙碌的学习状态,而我却还停留在自己担任六(2)班班主任这个重任中,没反应过来,但站在讲台上面对着32位睁大眼睛、带着好奇与期待的眼神望着你的学生时,又仿佛是被我曾经的班主任附了体,那是一种陡然增长的责任感。

图为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吕若男正在为后坪镇小学学生们授课。吕若男 供图

  图为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吕若男正在为后坪镇小学学生们授课。吕若男 供图

  万事开头难,为了开学第一讲,为了支教生活的第一讲,更是为了我人生的第一讲,我用我的课件和教案烦遍了语文组每一位老师。

  在此之前,我的教学经历仅局限在大学岗前培训和教师资格证面试上,换句话来说,我从未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进行过一次真正的讲课。我害怕自己找错了重难点,怕预学互学评学三环节混乱,怕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怕讲课内容安排不合逻辑,怕学生觉得我是新来的就不配合我,怕自己讲着讲着就乱了……总之,我害怕。熬到深夜,终于把教案和课件完善好,想着一定要试讲一下,自己捋一捋逻辑,别讲出笑话来,于是一大早语文组的每位老师又一次被我烦了个遍。尽管如此,走上讲台那一刻,我的心仍然是慌乱的,因为这不是讲不好丢面子的问题,而是讲不好就是失职的问题。

  打开课件,翻开书本的那一刻,仿佛着了魔,教学思路变得无比清晰,语言也跟着流畅起来……一切都那么自然,心也踏实了。六年级语文第一课是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学生们的预学的效果超过了我的想象,这让我整节课上的得心应手。对于小学生来说,天马行空是一种本能,这种充满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在他们眼中更像一面画布,任何色彩、图案,都有着独到的理解。提问时,孩子们的手齐刷刷举起来,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对回答问题的渴望。而在上课以前,我曾幻想过的课堂上会出现的状况不下一百种,然而事实告诉我,这里的孩子乖巧懂事,而且非常聪明好学,课堂秩序并不需要过度维护,从孩子们在课堂上举手投足间,能感受到最多的就是认真。那种质朴和单纯,是山里孩子们独有的气质。

  我的第一节课,就这样顺利的结束了。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我对这群可爱的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许有人会认为,山区物质匮乏,教学资源短缺,所以学生素质远远不及城里的学生。在我看来却不尽然。相对而言,这里的学生更加淳朴,生本教育改革和寄宿生活让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极高,这群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比任何人都强烈,那眼神直击人心。

  长舒一口气,把疲累一扫而空,未来一年的风雨兼程已在眼下,莫问辛劳知多少,耕耘自有心收获,我很庆幸能有机会把我最好的年华献给这最需要我的地方,我所奉献的青春,一定会在来日孕育出累累硕果!

  作者简介:吕若男,女,汉族,预备党员,黑龙江哈尔滨人,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保康服务队队员。曾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年保送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曾获“新生杯辩论赛冠军”、“武汉理工大学自强杯演讲比赛三等奖”、“院三好学生”、“军训优秀学员”、“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和奖励,毕业前夕选择加入支教团从事支教扶贫工作,奉献自己青春力量。目前于保康县后坪镇小学开展支教工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