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第二届志愿文学获奖作品:报告文学《邹笑春和她的“双红丝带”》

 

2020-06-17 11:1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揭晓。随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吸引和激励更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关注志愿者工作和生活,参与到志愿工作和生活的体验中,创作出更多能展现新时代志愿者风采的志愿文学作品,中国青年网对此次活动的获奖作品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一个人的生命能走多远,这样的问题,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叩问过无数次。

  问他人,问自己,问整个世界。

  无论达官显贵;无论平民百姓:无论男女;无论职业和种族……

  是“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

  还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或者像雷锋日记所说的那样:“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的岗位上?”

  我不是哲学家,我给不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答案。

  “无私和奉献能走多远你就走多远

  博爱和真诚能走多远你就走多远

  微笑能走多远你就走多远

  春天能走多远你就走多远”

  这是我写雷锋《一个人的生命能走多远》里的四句诗,其中后两句嵌有邹笑春的名字,巧合也是天意,这不仅成为邹笑春防治艾滋病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用激情与创造拓宽了生命深度、广度和长度的证明。

  天女木兰

  邹笑春,1972年4月20日,出生在雷锋精神发祥地---抚顺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当编辑的爸爸、小学老师的妈妈潜移默化教育影响,加上雷锋事迹的耳濡目染,邹笑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憧憬理想,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脸上总是挂着春风般温暖的笑意。

  1992年,邹笑春卫校毕业。“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高声朗读医学界的行业道德圣典--希波克拉底誓言时,她攥紧拳头、表情神圣,做一个好医生的信念在心里扎下了根。

  1993年5月,邹笑春成为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正式员工。当时传染病医院是一座被忌讳、嫌弃,加上设施和环境简陋,地处偏僻,没有人愿意到这里工作。一起来的同学,有的想办法调离到别的医院,有的闯世界另谋发展。邹笑春心里也有些动摇,但她看到镜子中身穿白大褂的自己,想起所说过“我要遵守誓约,矢志不渝。”的誓词,她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做一个圣洁的白衣天使,难道不是自己的选择吗?怎么嫌环境不好、想贪图安逸逃避放弃吗?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不经历艰苦与苦难,怎能到达到向往的彼岸。

  邹笑春想通了,她脚踏实地坚守在传染病医院这个岗位,勇于吃苦,不懈进取,甘于奉献,无论做什么工作,她都充满激情,干得有声有色。1996年,24岁的邹笑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立誓:“我要为党的伟大事业奉献我的青春和热血!”

  2003年12月17日,邹笑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坐落在浑河北岸、月牙山脚下的抚顺市传染病医院,迎门而立的雷锋日记碑格外醒目,雷锋画像和雷锋式医院的标识错落有致。院里生长的天女木兰,叶如翠雕,花似玉琢,她散发出浓郁的花香把空气里的来苏味儿遮盖住了。

  邹笑春天性爱花。天女木兰是东北地区唯一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野生木兰科植物。医院取其圣洁美丽,优雅谦虚之意和不惧危险、默默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定位为院花。

  每当天女木兰迎风绽放之时,邹笑春就摘一些花枝插在花瓶里,摆放在她工作的玻璃圆桌上,艾滋病患者一进屋就被沁人心脾的芳香迷醉了。

  院党委书记梁松波说:“传染病院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白衣天使面对疫情时,每一个都像冲锋陷阵、不畏牺牲的战士。天女木兰比喻她们太形象了,邹笑春不就是盛开在我们医院里的天女木兰吗!”

  2006年11月,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诊室正式成立。

  邹笑春对接诊早就做足了功课,她知道这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经验,一旦遇到简单粗暴、情绪失控的患者,没有对策是很危险的。第一个来就诊的患者叫老A,他感染艾滋后,治疗效果不明显,因看不到希望而失去了信心。平时有说有笑的他,一个人整天躺在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精神几近崩溃,在艾滋病的恐惧中,默默地承受精神和肉体的煎熬。

  一张笑脸,一声“你好”,再有主动伸过来的宽厚之手,让老A十分意外,在头脑中想象的嫌弃、冷淡、鄙夷等境况没有出现,反倒是进入了温馨的港湾的感觉。

  这一次,老A推开的不只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诊室的大门,而是推开一个多彩的生活和精神之门、一个生命和希望之门。

  对话中,邹笑春发现老A一会儿一搓手臂,她意识到这是老A手臂上的“针眼”在作祟。邹笑春意识到,这是关心老A、走近老A的最好时机。

  “你手臂怎么了,我看看”邹笑春试探地说,同时把自己白白胖胖的、细腻润洁的手也伸到老A面前,老A的心一下就热了起来。

  作为一名传染科医生,邹笑春当然知道做好职业防护的必要性,但她更清楚面对艾滋病患者这个特殊人群,她必须要突出表现出一种平等接触的姿态。只有消除了患者心底的顾虑,才能保证患者跟她进行抗病毒治疗。

  邹笑春为他检查眼睛、口腔,然后反复看了看手臂,用手触摸着说:“别担心,皮肤对针剂反应,已经没事了。”

  老A 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就是母亲、姐妹也不见得能这样关心、体贴患艾滋病的人啊。从那一刻起,他就把邹笑春当成了比亲人还亲的人。

  “双红丝带”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时候,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时她的自发性、创造性、积极性等诸多优势就会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这是2013年4月20日,邹笑春在41岁生日时写的日记。

  邹笑春是个有文学情怀、憧憬理想、热爱生命,充满激情和创造的人。她最初虽然只有中专学历,但她为能成为艾滋病病人最需要的“全科医生”,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学习,考取了函授大学本科学历;为了与患者更好沟通,系统学习了心理学教程,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她还珍惜每一次到北京、上海等地进修充电的机会,就像一块永远吸不够水的海绵,不放过专家任何一个空隙,如饥似渴地拜师求教。专家们每一次看到微笑着的胖女孩走过来,就都打趣她并不厌其烦地解答问题。

  学习让她在工作中有如插上了翅膀。处置采血、快速检验、危机干预、营养调配等专业知识,早已驾轻就熟。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