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如过眼云烟,悄然逝去。三年前的此刻,我正坐在前往乌鲁木齐的火车上,满心期待一段新的旅程,我正在经历着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的转变。
青春逐梦
2010年临近毕业,我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忙于找工作,因为当时已经通过由团中央实施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的审核。而当我把这一选择分享给老师、朋友和父母的时候缺遭受了诸多质疑,辅导员说“我可以在这边给你介绍几个不错的工作,去那么远干啥”;朋友说“你也太高尚了,能受得了那边的艰苦吗”;父母说“不行”。于是,我向他们娓娓道来,大一时当知道有西部计划这一项目时就为之澎湃,依稀记得在一次班级恳谈会上谈理想时,我就给大家说毕业了我要去西部。大二时,我们“毛邓”老师的一席话更坚定了我的想法,他说“我现在特别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去偏远艰苦的地方待几年,现在成家之后再想出去就真出不去了”。十分庆幸,我的坚持得到了父母、朋友的理解,也十分庆幸,我的青春之梦没有夭折。
吾梦起航
来到新疆,我被分到了昌吉州团委少工委办公室,让我略有失望,因为环境太好了,不是贫瘠的山区,不是偏远的乡镇,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而从事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些行政事务。于是我开始在反思自己来的目的是什么?在这儿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不断反问自己。但一个月后的一件事情让我心态得以转变,当时刚好有一个“圆梦助学”的工作,主要是为考上大学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的学生提供资助的。领导安排让我负责收集申报材料,汇总后统一上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基会。由于我的粗心,有一份材料被压在了一堆文件里面,没有上报上去。两个星期之后当那位孩子残疾的父亲来询问我材料审核情况时我才发现了这份材料,于是我急忙与自治区青基会联系,看能否继续上报,却被告知上报时间早已截止。我把这一情况告知了那位父亲,他异常愤怒,但却在不断的责怪自己怎么没早点来咨询,就可以提醒我避免这一失误,越是这样我越不安,这对我来说仅是一次工作的失误,而对这个孩子来说可能是人生的转折,只能辍学务工,起码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次磨难。庆幸,在给领导汇报了之后,通过多方协调,为这个孩子联系了总工会的另一个资助项目,让他能够顺利入学。
这件事情之后,让我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曾经以为的人生价值和梦想。贫瘠的山区、偏远的乡镇不一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地方,在我志愿服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别人的满意,这不就是我当初的梦想吗!
于是,我觉得自己真正踏上了青春之梦的旅途。当策划组织“昌吉州第四次少代会”“昌吉州第十次团代会”等大型活动的时候,我会去翻阅50多份材料,只为写好一篇讲话稿;当举办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的时候,我会打上10多个咨询电话,求证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只为让每一名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能受益;当开展贫困助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反复核对申报信息的准确性,只为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感受社会的关爱;当推动“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站”建设工作的时候,我会连续几天加班,制定“工作站建设指导手册”,只为能让社区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就这样,一干就是三年。
梦想飞翔
志愿服务经历,注定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生的旅程。因此在三年里我也一直为成为一名公务员的梦想而努力,因为有梦想,当被练习题搞得心烦意乱的时候,我没有放弃;当一次次没有考过的时候,我没有退却。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顺利通过了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成为国家审计署特派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当然这也离不开三年基层志愿服务的经历带给我的帮助。
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审计人,是我志愿服务的终点,更是我人生新的起点。在审计署初任培训班上,刘家义审计长在与我们座谈中讲到,青年审计干部一定要有所追求,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要把个人的志向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的疾苦诉求、与社会的公平公正、与事业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融为一体。有了这样的追求,就能够严于律己、敢于担当。而这同样是我的追求!
如今,离开新疆,再回首三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时,我满心欣喜,我的青春之梦画上了一个有力的逗号;十年后,步入中年,再回首十多年的路程,我要为自己的青春之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皮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