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研支团20年 汪艳:被孩子需要让我与林芝结缘

 

2019-11-04 11: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20周年。20年来,研究生支教团通过“志愿+接力”的方式,累计选拔派遣18325名志愿者到中西部地区县乡中小学支教,同时推动校地共建,助力当地脱贫。10月24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京举办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实施20周年报告会。报告会上,来自高校研支团、服务地学校、高校的7位代表分享了支教扶贫、奉献奋斗、历练成长的青春故事和开展研支团工作的经验。从今天起中国青年网就代表的发言进行集中展播,以此鼓励更多有志青年在志愿服务西部基层的实践中建功新时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乡村振兴计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奉献青春力量。

  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我与西藏林芝的缘分只因一个决定。

中山大学第19届研支团在研支团实施20年报告会上分享支教故事。

  2016年的夏天,正在进行研究生专业实习的我,被中山大学团委的一篇推文所吸引,随后参加了由中大团委发起的支教团宣讲会。后来,我选择延期毕业,参加了中山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启了自己的支教生活。

  2017的夏天,与其他5名小伙伴一起,我们开始了在林芝一中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图为中山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汪艳。汪艳 供图

  正是在这一年光景里,我有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接触藏地学生,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僜人,第一次听藏语,第一次被献哈达,第一次喝酥油茶……

  一年光景太长,长到回忆数也数不清。一年光景又太短,短到还没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就到头了。临近支教结束的日子,我的班里弥漫着离别的愁绪。常常在改作业时,我的眼泪就开始掉下来,眼睛模糊到什么作业都看不清,满脑子都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画面。

  他们请我吃自己做的糌粑和奶渣。糌粑有点干,奶渣又有点硬,但是我特别喜欢吃。我常改着作业嚼着奶渣,嚼到腮帮子都酸了。

  他们会认真地教我跳藏式舞蹈锅庄。像我这种肢体不协调的人,是怎么都学不会同手同脚的锅庄舞。可是,他们从来都不嫌弃我。

  课,上一节少一节。支教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发现,对于这片土地,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自己竟是如此地喜爱。所以,我开始打听有没有留下来的可能性。

中山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林芝分队队员开展校园活动。汪艳 供图

  在林芝等待留藏结果的日子,是一个孤独而又漫长的过程。我不敢回家,生怕回去了,家人就再也不让我回到林芝了。

  就在我看不到任何希望,连一中的老师都替我着急的时候,学生给我发来一段话。她说:“老师,您从小就在内地长大,所以在西藏多待一会儿嘛!您在的时候,我们有安全感。”她不知道,她的这句话给我多大的安全感。正是有这些断断续续的鼓励,让我坚定了必须留下来的信念。我终于如愿以偿。

  2019年的教师节有点特殊。这是我第一次以一名正式教师的身份过节日,也是陪伴你们在校时光的最后一年。我带了6个班300多名学生,光是这些学生的祝福声都能把我淹没。

  有位同学叫次仁拉姆,她的贺卡一下子将我带回那个课间。她曾因为腹部水肿住院好几个月,当她再次回到学校时已经临近考试。她很担心,担心考不好。她更害怕,害怕因为成绩差留级。一直趴在桌子上的她引起我的注意。于是,那个课间成为我走进她内心的短暂时光。原本,我都忘记了这件事,没想到她还记着。她说:“老师,我想对您说声:谢谢!谢谢老师在我最失落最伤心的时候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感谢您对我的谆谆教导,感谢您在支教那段时间里对我们二班的那一份耐心、那一份关爱。”

中山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汪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汪艳 供图

  我的烦恼被彻底击碎。我知道,我不曾被你们遗忘。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是中大支教团里第一个留在原服务单位的队员。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西部需要我们,教育需要我们,孩子们更需要我们。(中山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汪艳)

  研支团20年 志愿者曾艳:一份无悔的青春记忆 

  研支团20年 毛雯芝:我与支教的不解之缘 

  研支团20年 曹礼勇:架起“希望”的三座桥 

  研支团20年 刘硕:那年在重庆我留了三次眼泪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