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15:2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翻秦岭,跨黄河,度玉门,越天山,四天三夜,我们从天府之国来到昆仑山脚、沙漠腹地的南疆民族地区,从"雨都"雅安来到没有雨的"玉都"和田。时光荏苒,我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上的支教生活已过大半,故事不少,感慨良多。
一种体验,一种修行
图为四川农大研支团成员罗磊在公开课上。 罗磊 供图
体验身份翻覆的转变。初遇新疆,我从懵懂青涩的学生变为成熟伟岸的老师,从知识的受者变到了知识的授者,从大学学生会主席变成了小学少先队辅导员,从思潮的引领者变向了思想的启蒙者。这些转变虽让我适应了许久,却给予我更大的责任感和更强的使命感,给予我当好学生眼里无所不知的罗老师的信心和勇气。
体验文化和地域的差异。这里有在内地触及不到的一切:无际的国界、无边的沙漠、无尽的尘暴、无雨的干燥、无处不在的跳蚤和无法理解的语言,当然还有惊艳的景色、绝伦的美食、遍布的巴扎、曼妙的歌舞、西域边疆的人文风情和维吾尔族的独特习俗……体验最深刻的当然是我所教的维吾尔族孩子们,他们活泼可爱、机智聪慧、善解人意,也不乏淘气调皮,他们视我为“神明”,我视他们为“天使”。
图为四川农大研支团成员罗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罗磊 供图
在与学生们共同“修行”的日子里,修炼着即便自己紧张时还要在孩子们面前故作轻松的勇敢,修炼着即使自己失意落寞时也要在孩子们面前谈笑风生的坚韧,修炼着持久的恒心与毅力、开阔的眼界与格局、增长的见识与本领。
相遇,相知,相熟
初识和田,我带着欣喜与激动与他们相遇。一双双灵动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罗老师,想要放肆但又因不熟而显得几分拘谨。“老师老师,四川在哪里啊?是什么样子的?”“老师,你好帅啊,把眼镜摘掉我看看。”“老师,你多大了?你有孩子了吗?”“老师,24岁在我们维吾尔族里就该结婚生孩子了啊”……他们三五成群将我围作一团,想要了解关于我的一切,初上讲台的我被天真可爱的他们弄得哭笑不得。
图为四川农大研支团成员罗磊在批改作业。 罗磊 供图
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日渐相知。“老师好!”“老师你的头发怎么总是乱乱的?”“老师你今天换新衣服了,真帅啊!”孩子们喜欢与年纪相近的年轻老师聊天,我总会笑着摸摸他们的小脑袋。我们的课堂氛围很活跃,“老师,父母的关系是情侣关系?还是爱情关系?”“春节和元宵节是什么时候?和我们的古尔邦节一样也要吃烤肉吗?”对于他们提出的天马行空的问题我总是乐于回答。下课时小可爱们争相上前给我拿书、接水、捏肩捶背,还不容拒绝;课后他们常常来到办公室找我游戏玩耍,还送给我不少吐露心声的书信、纸条和自己制作的手工品;放学后一群四年级的孩子围住我,“老师老师,你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四川吗?你好可怜啊,以后我们送你回家!”然后我就这样被孩子们“挟持着”送回家去。
图为四川农大研支团成员为学生做牛肉面。 罗磊 供图
相熟的过程来得悄无声息,他们不再害怕和害羞,完全把我当作了一个“大朋友”。他们会强行拉着我去家里,要奶奶给我做特色的维吾尔族拉面和羊肉;他们会要求我展示厨艺,我也毫不吝啬,放学带回家里,掏尽毕生所学为他们做鸡蛋牛肉面;街道、超市、饭店、影院,他们会在各个场合突然出现拉着我问好;上学期结束时他们分外严肃地要我立下承诺早早回来,寒假归来后他们一群群冲上来紧紧地抱住我不撒手,格外亲热……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课堂上看着他们炯炯、亦或神游的眼睛,监考时看着他们专注、亦或偷瞄的神情,看着他们快意恩仇、嬉笑怒骂,仿佛看到的就是十多年前的自己。不禁让我感慨和思索,人的身体按着自然规律生长发育,人的思想也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趋于成熟。但孩子们却教给我,永远保持一颗容易满足的童心,生活会变得简单,心情会容易愉悦;他们教给我认真负责、阳光上进的态度;教给我处事不惊、临危不乱的淡然;教给我海纳百川、容得万物的宽容。 这一年的支教里,不仅仅是我在教育孩子们,孩子们带给我的思考同样让我受益终生。
图为四川农大研支团成员罗磊和孩子们合影。 罗磊 供图
我想,教师最难的地方,就是在洞悉了世间的假恶丑,豁然依旧,教给孩子们真善美。将暗抑制到底,把亮遍布世间。虽仅此一年,但我希望能成为孩子们心中最难忘的老师。
时间最是无情。所剩不多的支教时光似乎已经不足以抒发我对孩子们的爱与对和田的感情。多年以后的我,一定会万分怀念这一年,怀念这一座城,怀念那一片漠,怀念身边的人和事,更怀念这一年里我可爱的学生们和那个奉献青春、热血的自己。愿鲜衣怒马,归去仍是少年。
(作者:罗磊,四川农业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