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14:3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的谢依特小学,有群来自全国各地怀揣着戍边支教梦想的青年。他们是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队。这支由2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组成的年轻队伍,用无私奉献在帕米尔高原书写新时代的“青春边塞诗”。他们的故事,是青春与奉献的交响,是梦想与希望的绽放。
创新的力量——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初到谢依特小学,志愿者们面临着高原反应、气候不适、语言障碍等多重挑战。孩子们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志愿者的心。来不及适应环境的他们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服务于谢依特小学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合影。王鹏飞供图
谢依特小学有近300名学生,大部分是柯尔克孜族护边员的子女。面对学生基础薄弱、语言沟通不畅等难题,志愿者们迎难而上,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他们引入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数学教学中,志愿者们结合当地生活场景,用“放羊数羊”“分地种菜”等实例讲解抽象的数学计算,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志愿者高淑贤正在为学生辅导功课。王鹏飞供图
晚上十一点,高淑贤才从办公室回到宿舍。“不到六十天,孩子们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我得抓紧时间。”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场景,她仍历历在目:五年级的孩子们乖巧地端坐在课桌前,一双双好奇和求知的眼睛静静地望着她。那一刻,她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对她的需要和信任。从此,讲好每一堂课成为她工作的小目标。
在一次家访中,高淑贤发现学生家里的光线很暗。想到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眯着眼睛看黑板的情景,高淑贤决定送他一盏台灯。当台灯在学生家亮起来时,她知道,台灯点亮的是孩子心中的希望之光。
最动人的课堂总在星辰之下。牧忙时节,家长们带着馕来“托教”:“老师,让孩子跟着你们,我们放心。”于是周末的校园里总是亮着灯,志愿者们化身“全能保姆”,从基础知识到卫生习惯,他们细心讲授、耐心培养。
志愿者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为学生上课。王鹏飞供图
志愿者们常常从清早忙到夜幕降临,只为不让一个孩子在求知的路上掉队。三年来,谢依特小学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也因此荣获了“成绩突出学校”“进步之星”等荣誉。
梦想的绽放——照亮边疆教育的希望之路
改变是肉眼可见的。曾经躲着镜头的姑娘,如今在课桌舞中扬起自信的笑容;过去见了生人就跑的少年,现在也能用普通话讲述“帕米尔雄鹰”的故事。
2023年夏天,谢依特小学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内初班录取榜上。整个牧区都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传递这个喜讯。这是志愿者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孩子们梦想绽放的开始。
志愿者进行墙绘美化校园。王鹏飞供图
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参加研学活动。孩子们走出了大山,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12岁的努尔阿伊木·阿力马洪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北京研学期间的点点滴滴。“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丽,雄伟的长城、美丽的北京大学,都让我难以忘怀。我要好好学习,去北京读大学!”她的梦想,正是志愿者们努力的方向。
“哈拉峻乡历史上从来没有学生去过北京,也从来没有过考上内初班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们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校长木拉地力·艾山吐尔激动不已。
志愿者在举行数学竞赛后批阅试卷。王鹏飞供图
青春因奉献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伴随着一届又一届志愿者的接续奋斗,谢依特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眼中有了对未来的憧憬之光。
如今,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关注边疆教育。克州15所学校成为包校支教学校,36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校开展服务,让更多抵边乡和牧区村的学生获得了优质教育。
青春无悔,奉献无疆。服务于帕米尔高原上的青年志愿者们正在用他们的青春之光,照亮更多孩子们的未来与梦想。(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蒋娟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