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故事 >> 正文

与“另类”学生相处感受别样快乐

 

2020-11-02 15: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转眼间,一年的支教时光已悄然流逝,归家的钟声也即将响起。

  然而,我这一年的支教生活与大家所熟悉的可能有所不同:我的舞台不是讲台,而是办公室;我常用的办公软件不是PowerPoint,而是Excel;我的工作不是授课,而是班级管理和行政事务。正是这样“另类”的工作,使我有时间接触“另类”的学生,发生着“另类”的支教故事。

  家校共育难实现

  某次查课期间,我发现楼道底蹲着两个女生,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小谢和小李。小谢的睫毛湿润,眼角还泛着泪光,我连忙上前询问发生什么事了。原来是手机被班主任没收了。我教育她:手机是禁止带进学校的,你这是明知故犯,被没收也是理所当然。小谢一边哭泣一边激动地说道:“我不带手机,我爸联系不到我,会打我的。”世间上还有这样的父亲?我难以置信,连忙安抚她的情绪,并详细了解她家里的情况。

  原来,小谢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她跟着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她的奶奶。令我震惊的是她爸爸喝醉时会打她。听到这些时,我面上镇定,内心却在疯狂地颤抖。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生存都成问题,何谈安心学习呀!对自己孩子的生活都不顾不问,何谈家校共育呀!

  值得高兴的是小谢心理健康,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并且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看到这样的小谢,我沉重的内心又感到一丝丝安慰。

  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渴望尊重

  171班有位年级“大姐大”,名叫小朱,她逃课、翻墙外出、打架“无所不能”。正是因为她的“无所不能”,使家长凉透了心,班主任操碎了心,校领导烦透了心。

  国庆放假前一天正好有机会去他们班上自习课,我决定好好会一会这位“大姐大”,给他们好好普普法。课堂上,我以开玩笑的口吻,以小朱为“犯罪分子”原型讲了很多罪名和案例,同学们听得格外专注。只有小朱双拳紧握,脸上露出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临近下课时,我发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小朱表情僵硬,嘴唇紧闭,脸颊上有泪水滑过的痕迹。糟糕,我伤到小朱的自尊了!没想到外表调皮捣蛋的小朱,内心竟是如此脆弱,我感到十分愧疚,决定找她好好聊一聊。

  近一个小时的交流使我更加羞愧,“以貌取人不可取”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却没有做到。正如她所言,虽然调皮捣蛋,但她是有底线的,违法犯罪之事绝不会做;虽然她有时会顶撞老师,但她对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十分敬重的;虽然她很难考得上高中,并不代表初中毕业就只能去打工,她打算去读卫校,并且家里也很支持她这想法。

  与小朱的一次交谈,不仅刷新了我对她的认识,也使我对“坏学生”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知: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做“好事”的学生和做“坏事”的学生。所以无论面对怎么样的学生,我都不可先入为主,应以尊重、平等的理念为先。

  控辍保学在路上

  中考报名截止的前一天,罗老师问我要不要去小郭家家访。小郭,初一结束之后,就没回过学校,无论哪位领导或老师去他们家家访,都见不到他“本尊”。他是我们学校1062名学生中,唯一一个辍学的,是初三366名学生中唯一一个至今未报考的。冲着他这响当当的“名号”,我必须去见识一下这位“大神”。很幸运,我们此行见到了他本人,并且在我们的“软磨硬泡”,再加上他父母的“神助攻”下,他答应返校参考中考。没想到,我们这么容易地拿下了“强攻”了两年的高地,内心一度自豪不已。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此事并没有完……

  中考前五天,罗老师接了两个电话,回来后一脸严肃地对我们说:“走,我们去小郭家。”“九点多了哇,这么晚还去呀?”我毫不掩饰自己的震惊。罗老师回答道:“没办法,小郭不肯参加明天的体育中考补考,正好他现在在家,再晚我们也得去。”就这样,我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家访。

  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冒雨前行,我们终于来到小郭的家。小郭在我们到来之前,已偷偷溜到了小伙伴家。半途而废从来不是我们的作风,在家长的陪同下,我们又去到了他的小伙伴家。然而这次无论我们是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软硬兼施,他都无情地回复一句“不克(去),不想克(去)”,连理由都懒得说。没办法,“正面进攻”行不通,只好做起他小伙伴的工作,希望他明天可以陪小郭一块去补考,给小郭减少一些担忧与压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伙伴“助攻”下,小郭终于答应去参加补考。虽不能说顺利地完成了所有“任务”,但小郭能顺利参加体育中考补考,我们也算不枉此行。

  小郭只是我们众多的控辍保学对象的一个。但无论如何,作为老师的我们,学生能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是我们的首要工作,也是我们最低的追求和期盼。

  没能担任任课老师、没能在讲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汗水是我支教一年中最大的遗憾,但也正是因为没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我有时间去接触这些“另类”的学生,有时间走进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使我体会到不一样的温暖,感受到不一样的欢乐,得到了不一样的收获。正如我们队长所言:“多年以后,或许记不得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同学,但我肯定记得那个夜晚的家访,只是为了一个学生的体育补考”。

  或许我熟悉的这些“另类”学生,很少能体验高中生活,但我坚信他们的人生正如他们给我的赠言一样:花会再开。(南京工业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梁忠)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