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冯宝森,来自陕西省西安市,一个从小到大基本没离开过陕西的娃娃。2014年毕业,现服务于共青团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新疆的那些事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2014年6月我毕业了,我和所有毕业生一样,带着一点兴奋还有点迷茫,离开了日夜都想走出去的校园,当真的走出校园的时候。心里参杂着些许的不舍。转过头我毅然的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开始了我的新疆之旅,为什么要去新疆呢,这一切都要从大学的生活说起。
初到学校因为害怕自己碌碌无为而选择让自己忙碌起来,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了周六周日。更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人生的第一位导师,他不仅教我做人做事,并给予我广阔的平台以锻造我自己。从此搞活动、谈赞助、签到、买电话卡、买被子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慢慢的熟悉了这样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着。而我也顺利成为了校园广播台第四届台务委员会主席、台长、记者团第九届团长。并成为了一名学生党员。这所有的一切让我感到快乐,更让我在这里健康的成长。其实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直以来的目标是做一个生意人,但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西部计划的海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18个字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即刻找到我恩师,告诉他我想去参加西部计划。他当即表示很支持我的想法,并告诉我:你冯宝森留在陕西就业、生活所以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为什么因为你的父母、朋友、亲戚都在这。但出去以后你失去了你先天所有优势条件,那么所有的一切真要靠你自己了,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去试试。这样在毕业前我放弃了再别人眼中很多的好工作,好的前途。在一片质疑声中我依然决定来到新疆昌吉进行我的志愿生活。
2014年8月1日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昌吉,刚到昌吉的时候我对什么都很好奇(尤其是对吃的),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说一路,而这里的景色更是让我心旷神怡,一切对于我来说那么的陌生而又那么的欣喜。最后我到达了我走出社会的第一个单位昌吉州团委,在昌吉州团委开始了我的志愿服务生活,成为了昌吉州西部计划项目办的总联络员。在这里主要负责的是全州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管理工作、社会化志愿者管理联系工作、青联青企协与统战的相关工作,而在工作之外我在昌吉慢慢的也有了一个多民族的“家”。
家里有一个向“妈妈”一样的苏书记,在工作上刚到团委就和苏书记相处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中刚来到团委的我负责志愿者统计工作,怎么样让志愿者发挥更好地作用。为此苏书记经常和我们加班到深夜对志愿者情况逐一了解,看到大家都累了,苏书记就给我们讲个小笑话。让大家缓解下疲劳。所以大家都说加班有苏书记在是最幸福的事。工作之余苏书记经常喝我聊聊家常、和我一起聊什么方法减肥快等等,这所有使我倍感亲切,而苏书记对我的生活更是无微不至。还经常在自己家里给我们做新疆特色小吃,记得又一次和苏书记一起去调研工作,正好撵上吃午饭。当桌上的人都在让我多吃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吃饱了,盛情难却我只能硬着头皮吃了,这时苏书记却说:“宝森别吃了,要开始计划着减肥了。吃太多对身体也不好。”虽然感觉如玩笑一般。但每每这样和苏书记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像个母亲一样从每一件小事关心着我。自己也特别感动,因为离家这远么可是还有一个向母亲一样的人、关心和爱护着我。
当然我还有一个向“父亲”一样的丁书记。正如提起“父亲”这个词眼一样,我没有太多的描述。丁书记总是给予的是一种无声的关爱,悄无声息。在单位他总是教导着我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对于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来说丁书记一直主张以育人为主,其次谈贡献。他希望的是在志愿者服务的1-3年里让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为一个有德之人。而非简简单单的找到一个栖身之所。他的身上时时刻刻都在散发中国国学文化的气息,并感染着我们。他没有像苏书记那样将关爱表现在生活点滴,但他给与我们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教导着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我想丁书记给予我的改变也许我现在无法感受到相印的改变,但我相信当我有朝一日离开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的时候,我会看到这种改变的印记。
而服务单位里有个“妈妈、父亲”当然少不了我的几个大哥,他们在工作八小时之内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在工作八小时之外,我们无话不谈,我们可以发神经的半夜起床吃牛肉面、我们肆无忌惮的开着对方的玩笑。我们时常感受着分享带来的喜悦。而不得不说的则是我的大哥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