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支教已然过半 我在边疆等花开

 

2017-03-03 10:1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送走一个炎夏,一个寒冬,我的支教生涯已然过半。

  我在祖国南疆这个的临中越界河的小城镇里,迎来了花开花谢,细雨微风。在三尺讲台的时光,说到底还不到六个月。

  六个月的时间有多长呢?

  说起来还真是长,它能让我这个习惯了干燥寒冷的北方人,爱上南方的湿润温暖;它能让我用最快的速度入乡随俗,从饮食到生活节奏,契合得像个当地人;它能让我爱上三尺讲台的神圣,享受每一节课和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它能让我的嘴角唇边,在每每回忆起一个个学生热情洋溢的笑脸时,浮现上扬的弧度。

  东兴中学,我真的是来对了地方。

  其实也没有什么地方是注定要去的,只是我把这段时光,变成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一)

中国农业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小雪在班会演讲中。王小雪 供图

中国农业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小雪在班会演讲中。王小雪 供图

  东兴中学是全国唯一一所校门开向国界的高中,她和对面的越南某中学遥相呼应。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傲然耸立的教学楼,绿树成荫、桂花飘香、紫荆花落红遍地的校园环境,无不彰显出祖国的大国风范和教育高度。

  然而,东中毕竟身处边陲小镇,教师资源极度紧缺,这正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契机。看到支教同伴们认真尽心地肩负起高二数学4个班和高一生物6个班的教学重任,我也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学任务和教育任务:一周8节的高二生物课程,并担任高二(18)体育班的班主任。

  一个人一生要做出许多选择,而这些选择带来的历练又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品性。除了教学之外,我决定接受学校安排,成为东兴支教队中唯一的班主任,体育班的班主任。

  当初只是想自我挑战一下,我想,在基层支教的这一年中多历练,在年轻的时候多品尝些人生的酸甜苦辣,总是没有坏处的。

  正因为这个决定,酸甜苦辣,我真的在做班主任的这半年都尝遍了,而如今回首再看前半年,我想感谢当初的自己,决定做班主任,是我来东兴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了。

  (二)

  东中高二年级的体育生人数众多,为了日常训练和学习考虑,他们大都集中在体育班。52个学生中,竟有43个男孩子,只有9个女孩子。刚见到他们,我还啧啧称奇,一个学校竟然有那么多的体育生。

  报道那天阳光正烈,教室里乌泱泱地坐满了穿着各色球衣的少年。体育班的男孩子多,天性贪玩,又喜欢大声讲话。一个假期没见,都在吵吵嚷嚷的聊天。我站在讲台上,像被晾在一边的白萝卜干,鲜有问津。

  东中老师流动性太大,一学期换个班主任已是家常便饭,这帮孩子对于新面孔早已司空见惯,既没有好奇也没有敬畏,对年轻的老师也没有半分的尊重。我说话音量本就不高,扯着嗓子喊“安静”,想认真地对他们讲一讲我构思了好久的开场白,他们竟无动于衷。

  根本就是在无视我。站在讲台上,面对这么多学生,我简直不知道怎么跟他们打交道了。

  转身,拿笔,我在白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教室里忽然安静了,接着,他们大声,整齐而又凌乱地随着我写字的速度念出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落笔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教室里竟忽然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我偷偷地笑了,带着身为农大学子的骄傲,转过身,等教室安静下来后,终于开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王小雪,你们可以叫我王老师,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

  (三)

中国农业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小雪与学生合影。王小雪 供图

中国农业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小雪与学生合影。王小雪 供图

  毕竟我们是第一批去东中支教的老师。从那天开始,孩子们就对我的身份和经历大有兴趣,经常是一下课他们就围过来,开玩笑,问问题,有关学习,有关生活,有关感情。

  孩子们多数是2000年出生,最大的也不过98年,94年出生的我,年龄并没有比他们大多少。刚当班主任的我,就像一个大姐姐,督促孩子们学习,参观体育生朝六晚六的训练。上课的时候,我讲讲有趣的经历,让他们增长见闻,拓宽视野;在他们懈怠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们聊聊天,问问原因,对症下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吸引着我,带给我无穷的动力,为他们无怨无悔地努力奋斗,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