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传递知识分享快乐传播好声音

 

2017-06-09 09:2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支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人生财富。回味这一年来经历的点点滴滴,平凡的支教生活就像是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大学五年本科毕业之后,跟所有的同学选择的道路不一样,走上了支教的道路。作为城市的孩子,没有去过农村,对于农村的印象只来源于媒体的传播。第一次跟着学校的校车,怀着忐忑不安却又激动的内心,从高速路拐到了乡镇路,又从乡镇路拐进了乡间小路,校车挤满了整个小路。我的身边的景色从城市绿化带变成了在风中凌乱摇曳的麦穗,空气中没有了汽车尾气,只有泥土的味道。就这样摇摇晃晃来到了马畅初级中学的大门。原来这里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它既没有漏风的窗户,也没有泥泞的土地,这是一座被农田环抱的白墙红瓦的美丽乡村校园。这里的天很蓝,空气很新鲜,这出门就是田野,道路两边都是各家各户种的自家的蔬菜,这里晚上就安静得只能听见犬吠声,这里也有着各种奇形怪状的虫子,有着能烧出水垢的水。

  教师节并不陌生,但作为教师身份过教师节这是我的第一次,估计也是我唯一一次。2016年9月10日,在只与学生们相处两周,马畅中学八(1)班的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午自习时间,自发地为各科老师举办了一场教师节庆祝会。虽然这那天一直阴雨绵绵,同学们可以使用的工具贫乏,但学生们对这次庆祝会的热情依然高涨。同学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为老师诗朗诵,有的为老师唱歌祝福,还有为老师准备了大红大绿的塑料花朵作为小礼物送给老师。同学们的表演是那样的羞涩与稚嫩,但是我无比的感动。原来这里的孩子这么单纯,他们已经把我当做他们真正的老师了。也是这一天,我把我的学生都称为我的孩子们,也自己暗暗下定决心,尽我所能,为他们负责。

  农村学校,并没有完美的音响设备,我们只有一张桌子,两支时好时坏的麦克风,但我们风雨无阻的每天中午校园广播。农村的孩子并没有像城市的孩子那样,父母重视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会学播音或者艺术类的课程。他们只能看新闻联播,自己琢磨自己猜想,自学播音。就算他们每天中午都说着带有洋县方言的普通话进行校园广播,但也用我们微弱的声音丰富校园生活。我们知道学校广播站的条件再艰苦,我们也将秉持着“用行动传递知识,分享快乐”的信念,在马畅中学为其他同学传播青年好声音。

  总以为女老师被气哭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却在开学后不久就打破了这个曾经的信念。那是一节我的英语作业评讲课,要评讲我为他们自己总结的试卷内容,课上我倾囊所受,把我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反反复复强调,并且在黑板上整整齐齐罗列出板书。但就在我把试卷评讲完收上来检查笔记是,我才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错题还是错题,也没有批改和笔记在旁边。当时真的怒从中来,阴着脸看着我的学生,那时的我就是觉得他们怎么可以那么不努力,那么吊儿郎当,那么不上进呢?怒其不争,这四个字也许能最好的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我压住火,给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可是说着说着,我就越来越着急,眼泪开始止不住地往外涌,所以我就哭着跑出了教师,一路小跑回宿舍,关上门,在房间里放声大哭。可不久就有好多学生到宿舍门口敲门。一开始都是女生,好多都是哭着给我道歉。后来这件事情我也反思了很久,自己真的太在乎孩子们了,希望他们能接受我给他们所讲的所有知识。

  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会去支教?我并没有把自己想得有多伟大,要在短短的一年里带给孩子们多少东西,在当地引起多大的影响。作为支教老师,我们或许不能像在职老师一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我们能尽我们最大努力,去把我们的眼界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通过我们了解他们更多,更美好的生活。用我们年经、热情的心,去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学习的激情。我只是,想要去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一年,让他们接触到不一样的课堂,想给他们留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可以是希望,可以是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是敢于回答的勇气,可以是站上讲台表演的自信。

  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才知道应该要去怎样做。有目的性地去做某一件事,能够事半功倍。我们想清楚了要带给孩子们什么,才能有条理地做足准备去带给他们。也许,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张书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