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难忘一年支教生活的三个“最”

 

2018-05-15 15:1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年7月,我踌躇满志,结束了四年的大学时光,又满怀热情,来到西北大地进行支教服务。在这近一年的支教工作中,我最难忘的是三个”最“。

  最投入:教书是个良心活

  在靖远七中开展教学工作的一个学期中,我承担了初一年级3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及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已经进行的五次大考中,获得一次普通班平均分第一,两次普通班平均分第二的好成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杨镇泽在课堂上。杨镇泽 供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杨镇泽在课堂上。杨镇泽 供图

  在教学方法上,我探索了一套适合本班学生使用的授课教学模式:强调基础知识的反复训练,体现应试训练和情景运用的结合,通过竞赛、奖励、教具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我常向身边前辈老师请教教学与班级管理的问题,有一位老教师深情地对我说,“教书是个良心活”,我深以为是,我们的工作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但今日播下的种子,就是明日国家与社会的希望。

  最精彩:从靖远到世界

  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结合个人经历、校友资源和县情校情,开展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赢得了各方的认可。特别是和队友一起在靖远七中创立了英语兴趣社团。

  在进行日常社团管理工作中,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英语教学和兴趣社团结合在一起呢?于是我向学校主动请缨,创立了靖远七中英语兴趣社团。社团课程围绕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主要面向英语单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旨在夯实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团的工作,我还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取名为《从靖远到世界》。教材由12节读写课、4节实践课组成,具有贴近时代、强化能力、重视读写、引入实践四大特点。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英语沙龙授课既有课堂知识的深入探究,也有西方文化的广泛扩展。教师通过讲授,组织对话活动,多媒体展示等帮助学生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个人语言能力。社团开课以来,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最欣慰:信纸上的大学梦

  在教学之外,我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本学期我和队友一起开展了“邮爱心箱”笔友活动,累计组织七中300余人次与对外经贸大学的大学生结成笔友,交流学习心得和生活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杨镇泽为学生辅导作业。杨镇泽 供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杨镇泽为学生辅导作业。杨镇泽 供图

  靖远七中并不是一个生源优质的初中,每年能够顺利考上高中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二。在我来之前,很多学生根本没见过、也没接触过大学生,对大学的生活茫然无知。通过笔友活动,他们开始了解大学生活、也开始向往,并憧憬、设计着自己的未来。

  每当我为孩子们发放大学生回信时,都是班级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在期待自己的“小纠结”会收到怎样的答复,也在好奇地等待着哥哥姐姐送给他们的明信片……看到他们清澈而兴奋的眼神,我无比欣慰。

  在教学工作、团的工作、志愿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令我难忘:为3个班学生讲授语音课,纠正学生单词发音,传授英语听说技巧;联络贸大校友,为七中学生捐献了价值2000元的100份冬季护手霜和20台电脑显示器;服务靖远国际马拉松,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选手提供引导和安保服务……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甘肃分队的分队长,我还承担着团队内部的建设,在支教工作中和队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振奋人心的支教生活中,有坎坷,更有领导的关怀和同仁的扶植;有奔波,更有学生的鼓励和家长的认可。那些最投入、最精彩、最欣慰的一幕幕,都将成为我们终生难忘的回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成员 杨镇泽)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