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天马山下的支教青春记忆点滴

 

2013-09-22 10: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开展讲座:助贫困大学新生诠释新自我

  他们的大学梦都曾被现实挤压,考取大学,却因为高昂的学费痛苦抉择,在爱心组织的捐助下他们终得以梦圆。开展“大学,做最好的自己”旨在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自信、自强、自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以“最好的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拥抱自己的大学梦。

  姜雪婷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小雨

  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的绚烂。今天,我们在二中举办了“大学,做最好的自己”的讲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注重内省,和内修,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如何打造完美自己,如何做一个让大家喜欢的自己。随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开,现场的准大学生们也随着一位位我们队员的讲述进入了大学那个美妙的畅想。因为贫穷和闭塞,望谟的孩子很少走出大山,他们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精彩,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诱惑,经过这堂讲座,大家都踊跃与支教团队员进行一对一交流。活动尾声,各位准大学生用纸笔写下他们的大学梦想,一一粘贴在梦想墙上。相信,这些准大学生们能够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爱的大学观;相信,这些准大学生们能打开眼界,打开胸怀,抵制诱惑,坚持淳朴本色;相信,这些准大学生们够重新审视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好好规划,做大学青春中最好的自己。

  张媛媛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小雨

  今天这堂讲座,我主要是从在刚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的问题里选取了几个比较典型的点,来给大家讲述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希望可以帮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们提前解决一些疑惑,提早准备,迅速进入角色,更好的适应大学新生活。讲座反响很好,学生们都在用心记录着即将在大学面临的环境,用心在思考自己的大学梦。我们之间有着很好的互动,他们很乐意主动与我们交流,会主动询问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看到他们听讲座时的反应,我心中很是欣慰和开心。

  大学,是四年的青春安放地!要想大学四年不留遗憾,只有做最好的自己!好羡慕他们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希望他们,在大学里做最好的自己。加油!孩子们!

  初为人师:爱心关怀学生成长

  9月2日,开学日,缤纷的夏季阳光明媚,美丽的校园芳草飘香。金色的九月,是很多队友这许多年来第一次以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的一天,面对台下那么多双天真的求知的眼睛,一种教授知识传递梦想的幸福感激荡在每一位队友的心中。

  林辉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早早的起床了,整理好被褥,又翻起了课本。“铃铃铃……”上课铃声响了,我勇敢的走进了教室,站在讲台上两条腿还是有点想跳舞的感觉,当同学们起立向我致敬的时候我真正的感觉到了做为人民教师的那种神圣和荣光;看着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明白了我肩上的责任和重担。我一步步按照准备好的教案分析课文,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引导同学们回答问题,进行互动。渐渐地,我发现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廖若星辰,时不时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扰乱课堂纪律。虽然第一堂课有些遗憾,但是我并不灰心。毕竟,取得学生们的信任,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课方式,需要用爱心去浇筑,需要时间来磨合。

  戴晴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晴

  几天下来,我们对这里的生活在充分的心理准备下很快便适应了,在这里和同事们相处的也比较愉快,他们总是很热忱地帮助我们,学校周到的照顾甚至显得我们当初的想象有些过于丰富,反而今天,是原先颇有信心的教学状况不断问题频出。我担任两个班的专题课,每个班的第一堂课我都用很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来介绍自己,然后要他们用英语作自我介绍,可是孩子们却用迷茫的眼神真诚地回应了他们的新老师。一堂课下来,我越来越感到“事非经过不知难”:用心良苦的备课经不起考验,知识点的解释讲少了不懂,讲多了糊涂。精心设计的提问找不到对手,男孩子挠遍了头上的每一个位置,女孩子腼腆到不好意思地微笑,总之不告诉你答案;纪律上,大家轰然热闹起来,众多“土话”如炸弹般使你晕头转向,拍案痛斥一番后个别动作又游击战似地引你雾里看花。

  但我不会气馁,我相信“慢工出细活”的良训,慢讲细教,灌输诱导,保证教学效果;高擎“严师出高徒”的大旗,当头棒喝,痛加呵斥,进行纪律整风,必定有收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