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8 11:14: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青春聊大”
2005年,他们携手奔赴西部;2007年,他们决定留在西部。毕业16年,他们比翼双飞服务基层建功边疆。他们是西部计划志愿者夏明、马婷。
两年志愿者,终生志愿情
夏明,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1级学生,2005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曾服务于新疆沙湾县博尔通古乡远程办。现任新疆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行政)办公室副主任。
马婷,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1级学生,2005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曾服务于新疆沙湾县商户地乡远程办。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两年志愿者,终生志愿情”。光阴荏苒,大学毕业虽已近16年,两年的志愿者生活也已经结束14年了,但心中为民服务的初心、为国守边的豪情却一刻未曾停歇。响应祖国“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响应国家兵团向南发展的战略要求,他们一路向西向南,将青春在西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挥洒,绘就了一幅共产党员、当代青年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祖国建设的青春画卷。
毕业的选择
回首16年前的那个夏天,夏明和女友马婷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后,积极响应号召,带着青春的无悔,带着满腔的热情,带着对驼铃的追逐,带着对边疆人民的初心,毅然放弃已经签约的工作,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成为了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新疆的志愿服务生活中,他们深切感受到西部人民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和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虽然岗位是平凡的,但青春是火热的。他们怀揣着一颗善良质朴的心、一股如火炙热的激情、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以兢兢业业、勇于创新的作风,昂扬的斗志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忘我地铺就绚丽多姿的志愿服务之路,谱写自己如歌的青春。
志愿者之路
心之所向,无所不成。刚参加工作,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崭新的工作岗位,马婷有些不知所措。语言不通,加上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让马婷吃尽了苦头。“有想家的时候,也有孤独难耐的时候,尤其是想起家中起早贪黑、日夜操劳、满头白发的父亲母亲,孤独与愧疚感就会涌上心头,不争气的眼泪就会流下来,弄湿半边枕头。”
但对组织工作的热爱、心中涌动着的敬业精神,促使她每天翻阅有关远程教育工作的书刊,上网查询远程教育先行地区的工作经验,逐村宣传远程教育,制定切合乡村实际的工作思路。由于人员有限,马婷还兼任了乡宣传干事。“第一次扛上摄像机,感觉手在抖,影响了画面质量。于是,业余时间,我独自扛起摄像机反复地练习拍摄、回看、调焦、旋转等一系列基本操作。终于,等我再次外出摄像时,胳膊变得稳稳的,手再也不抖了。”
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马婷面露笑容。在做好电视报道的同时,马婷还努力去发现好的新闻线索,并通过设立新闻稿件公布栏、召开新闻写作座谈会等方式,调动同事们的写作积极性。乡镇的闭塞,工作人员的胆小,致使消息不流通,乡镇新闻很难登上报纸。面对如此窘境,马婷动员乡镇农经员,帮助她尝试着写第一篇新闻。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在《塔城报》上见到自己的“豆腐块”时,乡镇农经员高兴地跳了起来。马婷鼓励她再接再厉,并经常和她探讨事件的新闻点,没过多久,她的又一篇《棉农喜迎回头工》被《新疆日报》《伊犁日报》《塔城报》等报刊以及新疆新闻在线等网站采用。
在马婷兼任宣传干事的三个月内,同事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全乡共发表外宣稿件40余篇,她个人也在《伊犁日报》等媒体发表文章十余篇,全乡外宣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有人说,“宣传又不是你的本职工作,不用这么费心思的”。马婷却反驳道:“工作要么不做,做,就要尽最大努力!而且这也是我锻炼能力的一个机会。”“爱岗敬业、善于思考、努力做各项工作的‘多面手’,是我工作的性格与习惯,不干好工作就有一种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愧疚感。”
马婷和夏明把新疆当作家,把远程教育当作他们的事业。2007年服务期满,他们毅然决定留下来,奉献西部。在随后的兵团公务员招考中,马婷、夏明分别考取了八师石河子市团委和石河子市地震局,选择继续留在了这片他们挥洒过汗水的热土上。
夏明和马婷现在工作的兵团第十四师,前身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战功显赫的老部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为王震将军率领进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五师15团。曾历时18天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军和田,平暴剿匪、接管边防、组建政权、减租反霸;1953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集体就地转业,开荒造田、发展生产,开启了屯垦戍边的历史伟业。
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军垦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祖国边疆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一切。夏明和马婷也将继续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利用自己的所学为西部的发展建功立业。而当他们回忆起这些年月、这些点滴,所有初衷,所有苦衷,所有激情,所有落寞,都随着越来越好的边疆发展化为喜悦。至于值得不值得,只能问问他们年轻的胸腔中那颗为繁荣西部、奉献祖国而跳动的勃勃红心!
青春的岁月,时光的荏苒,激流中勇进,黑夜中生辉,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用行动谱写着生命壮美的乐章,用热血浇灌着西部希望的种子,他们将永远被时光歌颂,被生命朝仰。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