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观后感

发稿时间:2012-12-26 10:1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 坚定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 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观后感  

  总的概括起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讨论的议题、通过的决议、制定的方针和执行的路线,都是对自1938年和1978年两条路线的继续发展和探索。从这两条路线入手来理解“十八大”精神,就会与历届党代会的精神联系起来,就不会孤立和片面理解“十八大”精神的实质。
  两条路线中,一条路线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根据,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追寻和探索的路线,概括和创造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思想。
  另一条路线称为“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到目前为止,总的来说分为四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以及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个转折点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规范国家财税体制,深化市场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迎来了第三个转折点。
  两条路线在整体上来看,可归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线,不论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路线,以及今天依旧在艰苦探索的改革开放的道路,其本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新阐释和发展。而仔细划分开来,以1978年为时间界限,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发展的方针逐渐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所以将“改革开放”的道路单列出来,有助于理解近30年历届党代会精神的兼容、传承和发展。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从1992年到2012年,历届党代会的主题来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道路的探索是在不断深化的,改革的的旗帜越来越鲜明,改革的方针越来越突出,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具有针对性。1992年提出坚定共产党领导,把握机遇,施行市场经济的宏观目标,但限于当时的初期背景,没有过多涉及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1997年至2002年间的三次党代会,主要围绕如何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和怎样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展开。直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改革发展思路,在2012年的十八大中,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思想,其具体实施要求是: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由此看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继承了历届党代会的整体思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同时,1992年后的历届党代会,根据大环境的变化,对整体思路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改进,使党的方针更加具有政策上的灵活性和时代气息。
  把握住了历届党代会思想发展的这条发展主线,我们就把握住了如何在基层开展工作的思想指引方法。作为第十四届武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通过十八大对改革发展的实施要求: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我了解到,社会的改革到了关键阶段,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我身在的基层,是整个社会改革方法施行的起点,也是整个社会改革效果验收的终点,同时是构成整个改革基础要素。
  根据所处的大背景和具体环境,我应该做到以下方面:1、不断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广泛涉猎,了解经济、政治、哲学,深化自己的认识程度,从而能够深刻领悟精神,坚定内心信念;2、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实践平台,而不是展示平台,埋头实干,向群众和现实去了解基层问题和变化,结合自身所知,正确地、贴近群众地去宣传党代会思想,执行党代会精神;3、结合这一年支教服务的知识和实践,形成一种坚定的和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运用这种理想和态度更好的生活和感染身边的人群。(武汉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  雷泽珩 )

责任编辑:李晨华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