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故事:服务西部感受北大青年的青春脉搏

 

2020-04-01 11: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近日,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以日记和随笔的形式记录着他们的支教故事,感受北大青年青春的脉搏,传递着属于他们的蓬勃力量。

  支教的一天

  上午10:00

  新疆的天刚刚亮,乌鲁木齐水西沟中学一天中的第一节课正式开始。受疫情影响,课程改为线上进行。在这里进行支教扶贫工作的北大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何婧涵打开电脑,把剪辑好的教学视频和学习任务发布在微信群里,开始等待着检查孩子们背诵课文。

  10:30—13:00

  上午10:30、下午13:00……第21届研支团团长张栋杰、第22届隋垚和叶山等志愿者在不同时间段上线,开始“二对一”的英语口语课程。视频另一头,是在武汉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时常出镜,和志愿者们聊聊家常,有时也会倾诉对正在一线奋战的、他们的子女的牵挂。

  晚上18:00

  “留守”在云南省弥渡一中支教学校的李照青刚给学生们上完一天的英语网课,把之前备好的图片和阅读材料发到群里,结合日常生活和时下热点,帮助同学们拓展英语词汇储备。

  直到夜幕低垂,在城市乡野的某盏灯火里,李照青终于合上了发热的电脑,阅完了学生提交的作业,放下了写教案的笔。这时已是半夜,万籁俱寂。

  这是这几个月里北京大学第21届、22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普通的一天,平凡而又不平常。

  线上开学一月有余,北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几届志愿者们带着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身份,开始为孩子们提供一节课堂、一些温暖、一段陪伴,在特殊时期写下了北大“90后”青年一段特殊的故事。

  不一样的春天

  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主动请缨,400余名北大人出征前往湖北武汉抗疫一线,日夜不息与病毒较量,成为新时代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北大青年的榜样。北大第19、20、21、22届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参与到“为奉献者奉献”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中来,“前方有你,后方有我”是他们的心声。

  叶山·叶尔布拉提的父亲在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工作,抗疫期间一直坚守在一线。叶山深知医务人员后方家庭的担忧和辛苦,在看到“手拉手”志愿者招募通知后,他马上报了名。

  叶山对接的医务人员家庭有一个5岁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次上课时,叶山对这个5岁的小朋友说:“每一个词汇都是一个小怪物,跟着老师一起把小怪物打败,好不好?”孩子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嗯!妈妈每天去上班打大怪物,小怪物就交给我啦!”年纪虽小,但孩子已经对正在发生的大事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此“懂事”让叶山感到既感动又心疼。

  张栋杰、隋垚和邬浩然分别是第21届、第22届研支团志愿者,他们三个组成小组,高年级师兄“传帮带”。他们三人在“手拉手”服务活动里陪伴的是一个可爱的5岁小女孩,这让这几位没有“幼教经验”的大男孩有些担心,颇费心思斟酌了一番沟通方式和课程难度。慢慢接触下来,本来有些腼腆的小姑娘会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大喊着“Good afternoon!”向几个大哥哥问好,陪伴在旁边的爷爷奶奶甚至提出要一起学英语,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在高等院校纷纷“云开学”时,各地的中小学也开始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模式。支教地新疆乌鲁木齐水西沟中学的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哈萨克族,他们要帮家里放牧,上课时间很不自由。思考再三,新疆分团志愿者何婧涵决定采用录播方式授课:把教学视频上传到网页,让学生看后根据视频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线上教学工作。她成了bilibili的“网红”教师。

  何婧涵觉得,这样效率更高一些,同学们也会更感兴趣。她也笑言“成为‘十八线up主’的道路没这么简单”,有许多技能她完全是从头学起,查资料、选软件、学剪辑、做后期……没想到的是,她的录课视频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为更多初中生提供了帮助。

  在云南弥渡支教的李照青在学校统一开始上网课之前,就用新冠肺炎、热门电影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拓展学生英语词汇储备。有时在街上看到店铺招牌上印着的英语,她会拍下来给学生看。久而久之,学生们开始用英语在群里聊天,还会互相指出语法错误。

  回望这段日子,不管是线上教学还是与医务人员“手拉手”志愿服务,张栋杰觉得忙碌且充实。他说:“尽最大努力承担好责任,在未来能经得起自己的审视,问心无愧。”在这个不一样的春天里,“90后”支教团志愿者们在家里、在线上,用私人定制的教案和一如既往的耐心,继续扮演好“老师”的角色。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奉献一点巧思,陪伴一段成长。

  开始的开始

  为什么要去支教?这是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们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志愿者们大多难以确定这颗初心萌发的刹那,但都会肯定某个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或者是本科期间多次参加支教活动形成的“惯性”和不变的初心,或者是重新燃起的儿时的教师梦,或者是身边榜样对自己的深远影响,或者是对西部热土的向往、服务国家的梦想与助力扶贫的渴望……

  在四川乡下长大的李照青,回想起童年遇见的那位支教老师,以及招生时结识、后来主动前往西藏支教的往届北大支教团志愿者,依然十分动容。这份感动让她在大四伊始已经获得学术直接保研资格时,毅然决定加入正在组建的第21届北大研究生支教团队伍。照青说,“是报答也是理想”,“让青春不留遗憾”。

  哈萨克族小伙子叶山·叶尔布拉提是第22届支教团团长。今年夏天,他将与19名志愿者一起奔赴西部,开启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他曾参与组织北大第一支“音画梦想”支教队伍,多次服务过程中,他被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深深触动了。来自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他决定再次回到西部,“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或许有多少个志愿者,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志愿初心。但这些理想最终让他们相遇,一起走上讲台,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西部边疆的这所“大学”贡献自己的青春。

  “牵着蜗牛去散步”

  支教队伍里许多志愿者来自东部省份,从没有到过西部,支教期间难免会面临许多挑战。“到了这里,才能真正了解情况,”接受采访时,电话那端的何婧涵顿了顿。因为支教当地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有限,家长和学生们教育意识相对薄弱,所以这里学生的学习基础大多不够好。刚开学不久,这些“小老师”问班上的孩子:六除以六等于几?结果讲台下响起一片“零”的回答——许多学生还不能分清除法和减法。

  即使志愿者们已经打过了“学生最薄弱的科目是英语”这样的预防针,李照青还是惊讶于班里没有一位同学会读音标,中考英语成绩最高的同学造出“My like rice mouse”的句子。这预示着未来的教学面临重重困难,但也给了她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

  志愿者们逐渐意识到不能按照自己从小受教育的经验去教学,更不能急于求成。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李照青不断探索适合孩子们的节奏和方式,把班里同学按照英语成绩分了组,给各组学生定了不同学习目标和作业难度,这样英语基础最薄弱的孩子也能在能力范围内学一点东西,慢慢进步。

  面对班里学习态度、习惯不好的学生,何婧涵开始很苦恼,和孩子们一个一个谈心。有一次,两个班上的学生在课堂上旁若无人地拿出拳击手套与同桌对打,还是让何婧涵难以接受,甚至自责:“当时我很生气地拍了下桌子,手流血了也没太注意。”查了之后发现是手指骨折,从此的两个月里,婧涵成了打着夹板的“小何老师”。

  本来以为学生会一如既往地调皮,让何婧涵没想到的是,这段时间里他们都异常乖巧。后来,两名“拳击手”也十分内疚地来向小何老师道歉,还主动提出帮何老师批改作业。回忆这段经历时,何婧涵感慨道,“他们本质上都是好孩子啊,只是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关注。”

  正如李照青说的那样,“能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地方,学生汲取营养后就能像兔子一样跑起来。但相比之下,我的学生还是蹒跚学步的样子,比较像蜗牛。我愿意陪着我两个班里100来只‘蜗牛’慢慢走,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提速!”

  从一开始花费许多精力逐一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脸庞,到掌握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再到摸索出一套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方法、适合他们基础的教学模式,这些年轻的“90后”小老师们不断磨砺自身本领,力求更好地担当使命。

  期待再相聚、共前进

  3月16日,新疆高三和初三学生正式开学。因为恰好在新疆过年,何婧涵已较早地回到了乌鲁木齐水西沟中学。在初三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同伴们尚未返回的情况下,何婧涵的课时一周有20节。她打趣地说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团”。婧涵也坦言:“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新疆分团是一个整体,希望能让西部更加认可北大来的这群年轻人,为边疆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疫情逐渐向好,北大第21届研支团的青海、新疆、云南等分团志愿者陆续返回支教地继续教育扶贫工作。他们将“人民教师”的责任稳稳担起,在年年岁岁的接力支教服务中绽放青春的神采,用真心换取真心,为祖国初苗的成长赋予更多的可能。这是他们在祖国西部用行动书写的青春诺言。(北大团委))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