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 16:3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于2015年成立,每年派遣部分优秀学生前往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镇麦地村麦地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目前,已有两批共9名支教团成员先后前往麦地完小进行支教,第三批支教团共6名成员也将于今年前往当地开展支教工作。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通过两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的支教工作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充实师资队伍,教学成效显著
目前,麦地完小现仅有教师13名,包含3名当地教师,4名云南省特岗教师,剩余6人均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这些支教老师均为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到来为麦地完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富有朝气与活力,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十分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拉近。华政研究生支教团的加入,极大地充实了学校师资队伍,大大减轻原有教师的工作负担,形成了一名教师专任一门主课的局面,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了教学效率。
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以一名正式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结合自己学习经验和麦地实际情况授课,引入各种小比赛、小活动,结合实事新闻,分享个人生活等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拓展课外知识,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的同时,他们也常常牺牲自己的午休或延长晚自习,及课后个别辅导学困生学习以提高学生成绩。尽管麦地学生与其他小学生尚存在着较大差距,但能够明显看到通过他们的努力,这一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在2届华政研支团队员的努力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部分班级的平均分提高10多分,在全镇排名中有极大进步。
二、重视德育工作,完善少队建设
过去,麦地完小的少队建设较为薄弱,举办活动的能力有限。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两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努力下,麦地完小的少队工作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完善组织体系,落实常规工作
2016学年,学校在原有各班中队委的基础上选任第一届大队委员会和旗手,完善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体系的基础上为学校各项少队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和完善《“文明班级”行为规范评分细则》和《“示范寝室”评分细则》,首次形成学校每月“流动红旗”制度和班级、寝室之间的良性竞争。学期共进行常规检查50余次,颁发流动红旗4次,推动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
2.围绕中心工作,增强少队归属
结合建队六十七周年主题,学校召开“大队委员会、中队委员会授标仪式暨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听党的话,做好少年主题队课”,指导各中队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爱队爱校”教育,让少先队员充分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历史、性质和发展方向,加强了我校少先队员的先锋意识、少先队归属感和荣誉感,使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围绕学校重点工作,校少先队于消防安全日举行消防安全疏散演习,于“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举办集体诵读比赛。少先队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职能部门,始终围绕上级部门、学校的重点工作安排,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德育教育。
三、创新素质教育,引入第二课堂
因为交通、教育、生活环境的原因,麦地的孩子极少接触外面的世界,除了语文数学等主课知识的学习,在社会常识以及素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较为欠缺,因此华政研支团利用自身资源,依托少队工作平台,创新素质教育方式,引入第二课堂。
1.搭建工作平台,丰富活动内涵
面对学校活动有限的瓶颈,我校少队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内涵需要,分别设计了“我的麦地梦”绘画比赛、“小故事大道理”讲故事比赛、“童心飞扬,唱响麦地”声乐比赛和“班班诵经典,班班有歌声”集体诵读合唱比赛,吸引全校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风采展示平台,基本形成了具有麦地特色的少队活动。同时麦地小学还是全镇范围内第一所举办“书写经典,传承文明”写字比赛的学校。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比赛,一方面加强了麦地学生普通话的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利用支教资源,创新队课模式
学校充分利用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资源,除了安排支教老师担任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以外,还结合支教队员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全校范围内首次开设“研究生支教团特色主题队课”13门、60节次,内容涵盖声乐、旅行见闻、折纸、影视欣赏、棋艺、历史、基础英语、战争机器等人文、艺术、科学多个领域,其中合唱课程更是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发展成为每周常设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亦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素养。
四、牵手爱心助学,援建麦地书屋
送暖助学、扶贫帮困是散发人性真善美的公益活动,除正常教学工作外,华政研支团热衷校园公益事业,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麦地小学争取更多的物资资源。
迄今华东政法大学已经向麦地小学派遣了2批研究生支教团共9名成员。在第一届研支团3名队员的努力下,为麦地小学累计争取社会助学金27000余元、图书300余册、新旧衣物47箱、文具及生活用品若干,帮助学校以及贫困学生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2017年,针对麦地小学图书资源稀缺,书籍内容陈旧、学生课外阅读面局限的实际情况,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携手社会爱心人士,发起“爱麦地?筹图书”捐助活动,经过支教团队员们的不懈努力,获得上海雨山湖公益组织以及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累计接收接收社会捐赠衣物、文具共计20箱,同时收到社会捐赠书籍共计4800余册,对图书进行分类、建档和管理总价值逾10万,建成麦地图书室一间。
麦地村地处深山经济落后,学生家庭普遍贫困,留守儿童较多,40人的班级有留守儿童近10人。虽高山万重,却难以阻挡支教老师对学生们的关怀。他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到学生家中与家长交流学生最近的学习、成长情况,统计贫困家庭的人数,现已累计走访50%以上的带班学生,为那些留守儿童送去他们所欠缺的关爱。虽然路途是漫长而疲倦的,但是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涌上心头的永远是无悔与欣慰。通过联系外界爱心人士,现累计牵手“一对一”贫困生结对帮扶10对,共计10000元的资助。
五、开展上海游学,助力学生成才
麦地小学位于哀牢山深处,距离县城有2.5小时车程,距离昆明有十几小时车程,如果能够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经历一些不同的事情,对一个学生而言对一个家庭而言,可谓是弥足珍贵的机会,因此“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是华政研支团一直坚持的目标。
自2014年华政团委决定在太忠镇麦地小学基础上建设“一所城市希望小学”以来,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配合本校团委,利用母校位处上海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连续三年开展麦地师生“来沪游学”活动项目,总计组织麦地小学优秀师生3批次师生共计36人次前往上海参观高等学府、名胜古迹、现代都市,通过和当地学生、教师的互动与交流,助力麦地学生成长成才。
六、上下互动交流,齐心共克难关
秉承着做温暖正义的华政人和支援西部奉献力量的精神,自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进驻麦地完小支教以来,当地教育部门、团组织的领导和老师们对研支团成员关心山区孩子发展、弘扬志愿者精神十分重视,经常前往麦地小学看望和慰问研支团成员,这也为研支团反馈教学工作、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提供了真诚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支教团的同学们在与领导和老师们的交流中,对学校的教学教务、校园安全以及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等方面工作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大家表示一定会接好支教服务的接力棒,传承上一届支教团同学对于麦地完小支教活动的热忱奉献精神,传递爱心正能量,为麦地完小带来不一样的新气象,让华东政法大学支教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惠及更多山区孩子。
随着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开展到第三届,变化的是每年的名单,但不变的是支教人的铮铮誓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他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在云南滇峰书写着一段别样的支教年华。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