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4 08:55:00 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李彦龙
如果说,感动是一粒种子,这三百多个日夜的灌溉,让感动发芽生根,播撒着润泽人心的温暖,传递着鼓舞前行的力量。他们是14名90后大学生,因为一个坚定的信念,成为了大山里的支教老师。他们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们的责任。也许几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们眼前铺满阳光,而四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相继走进丹凤的大山,沿着支教团曾经走过的路走下去。当一场场教育在接力,我们会看到一种感动在延伸……
艰苦的条件挡不住坚守的决心
在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翻过海拔一千七百多米,能见度只有一米的山路后,一个小小的校门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掩藏在深山和民居后面的丹凤县峦庄镇黄柏岔小学就这样和我们见面了。
这里,是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张睿琪、王之浩和史康等八名同学的支教点。山村生活条件比想象中艰苦,这里通讯不畅,交通不便,别说上网了,就是打电话也要移动着才能保证稳定的信号,师生们出行基本是靠摩托在山岭间穿梭。八名支教团成员刚来时,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伙外地来的年轻人能坚持下来吗?估计过不了几天就溜掉了吧?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当地教师都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乡亲们不但看到他们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他们都会照顾学生们平安回家,像对待自己亲人一般。于是乡亲们又议论开了:“这些个年轻人靠得住,我们的孩子有福喽!”
支教的生活是清苦的。会议室旁边是老师的宿舍,里面有点潮,房子都不大。校长说学校太小了,房子也不多,没办法只能委屈这些支教队员喽。学生大多由于路途遥远,只能住校,八九岁的孩子就要住校,这对生活尚不能自理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于张睿琪和她的支教伙伴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这里的环境还是有些出乎意料:一间斗室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书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灯。”来自广西的王之浩说。
每天早上,他们六点钟要起床作操,晚上自学、备课改作业,有时工作到深夜,一天一天,周而复始。学校老师少,学生基础差,支教队员们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为学生补课。这里的很多事情超出了支教团队员们的生活经验,学生说要带新来的老师去山上玩,打小生长在平原的队员史康随手指了一座山问,是那座吗?学生们笑作一团:“老师,从这儿到那儿要走一天的!”史康这才理解了“看山跑死马”的意思。在这里他们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校园里活动设施很少,只有两个歪的篮球架和一个乒乓球台。篮板上的裂缝和架杆上的斑斑锈迹展示了两个篮球架经历的沧桑,虽然条件差,但孩子们听课听的很认真,连我们的记者拍照都没有发觉,下课后他们很新奇的围着我们,拍照的同学,有点害羞,又有点好奇。“由于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为了更快的进入‘教师’角色,我们上完课就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但在自学和交流中给孩子们创造出高效且有趣的课堂,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张睿琪说,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尤显落后。但置身于静默宽广的天地间,远离尘世的浮躁与喧嚣,心里是满满的自由与惬意。就这样,琐碎、艰苦的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孩子们收获知识他们收获感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的汪昱坤,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毅然回到老家商洛,同样,曾在求学过程中享受过国家贫困生资助的刘倩倩也将支教视为她回报社会的第一步。于是,汪昱坤、刘倩倩与同学陈怡飞、赵健等六人一起主动申请到商洛山区支教。他们将光鲜的行头留在家中,背上简单的行囊,来到了偏僻的丹凤县棣花镇。
在丹凤县棣花镇中心小学,汪昱坤、刘倩倩和队友们整日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相伴,他们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作为教师,汪昱坤说自己的第一节课讲得很糟糕:“学生们很害羞,知识面比较窄,大部分学生都害怕回答问题,课堂根本没有互动。”但他不甘认输。接下来的日子,他一有空就找其他老师咨询上课的方法和技巧,课余时间,他走进学生宿舍与孩子们交朋友。慢慢地,他开始体会到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的感觉。为了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他把自己平日里的所见所闻融于教学当中,并通过播放宣传片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支教团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让大山里的孩子们“感知”外面的世界,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队员们还将抽纸条回答问题、积分兑换礼物、萝卜蹲等互动游戏搬到课堂中,教孩子们乘法口诀和词语接龙,这样的创新和坚持很有效果,有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很笨,很多老师都放弃教我了,但刘老师对我仍然很耐心。即使考不上大学,我以后也会做一个好人,绝不会干危害社会的事情。”这段话让刘倩倩很感动。几乎每个志愿者都有这样的经历:手里突然被塞进一两个土鸡蛋,还没来得及看清是哪个同学,孩子们就哄散着跑掉了;志愿者住的简陋房间里也总是贴满了孩子们送的画,生趣盎然。山里边的孩子懂得感恩,刘倩倩回忆,刚来支教不久,有一次她感冒发烧,孩子们知道后纷纷画画、写信送上祝福。偏远的山区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村镇都飘着他们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长亭外不告别终再见
一年的支教生活如白驹过隙,今年7月,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会返回大学继续他们的学业。虽然结束了支教任务,但支教团和学生们之间的爱还在延续,志愿者的行动也在延续。志愿者们在要结束丹凤支教的前一天晚上,许多学生跑到学校来,帮老师收拾行李,和老师说话,还有不少学生采来了鲜花,提来了鸡蛋,学生们用这些最纯朴的方式来表达对支教老师的不舍。要走的当天,支教队员们原本想悄悄地走,却没有想到学生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哭着为老师送行。7月4日,是北交大周新离开龙驹中学的日子。中午时分,当小货车开到周新的房门口时,学生们赶来了,七手八脚帮着抬行李,没能帮上忙的学生则把小平房围得水泄不通;一些学生家长也赶来了,拉着她的手诉说着内心的感激。周新自始自终都保持着微笑,尽管鼻子一阵阵的酸楚。站在车门边,她对着大家喊:“再见了,老师们、同学们!再见了,龙驹中学!”然后一头扎进车里。此时的她已泪流满面。“一年的山区生活让我的心态平和了很多。以前觉得毕业后有份工作、有个美好的家庭就可以了。现在觉得人活着还应该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将用一生的时间,继续我的志愿者事业。”周新说得很平静,她向孩子们承诺还会再回去给他们上课。
来自北交大支教团的黄烨说,支教结束后,我还常常情不自禁地来到附近的小学,听一听稚嫩的童音,以解“相思苦”;平日里不善言辞的王之浩说:“我常常会梦见孩子们,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会去支教。”一年的支教经历,已经在他们身上深深地烙上了志愿者的印记。回校后,他们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投身西部;他们也会通过电话和信件与丹凤的师生联系,继续为山里的孩子以及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
让爱接力
“我们就是一群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我们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付出,而是觉得只有付出才能有希望。”这是支教团的同学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但他们仍有些担心:“我们这批志愿者从丹凤离开,接力棒还能不能在这里继续传递下去?支教者的力量有限,需要社会力量、需要制度的支持。”对于他们的担心,共青团丹凤县委书记杨富滨给了明确的答复:“我们始终坚持将支教团队员作为县上引进的人才培养,让他们享受县上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我们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像这样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会凭着坚定的信念搭建起一座爱的桥梁,继续将优秀的大学生支教团队与缺少教师的农村学校紧密联系,用制度将爱心延续。”
据了解,丹凤县实施“西部计划”项目11年期间共接收西部计划志愿者224人,其中有42人扎根丹凤县。目前,在岗服务的研究生支教团为14人。研究生支教团队先后利用青春驿站、七彩小屋等阵地,针对当地的贫困留守儿童组织开展了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爱心捐赠、彩虹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工作,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无私的奉献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称赞。4年间有50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投身于丹凤县农村支教队伍中,重点支援农村初中义务教育,大山深处,新鲜的气息在涌动,爱的教育在传承。(记者 董楠)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