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行走东川之旅不和美好说再见

 

2019-07-17 15: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青山隐隐水迢迢

  2018年8月我们拖着厚重的行李从天南海北齐聚昆明,从此便开始了这段异乡之旅。从南京到昆明的火车,一路经过安徽、江西,行至湖南、贵州,山势陡峭,车速放缓。我们讶异于祖国河山壮丽,又感慨山高水远,艰险敝塞。依稀记得同行的车上有几位南京大学的地质学教授要赶赴省外参加一场学术会议。即便是飞机高铁十分便利的今日,这群老教授们依然选择绿皮车。在车上,我们一起谈天说地,一览山河,那一刻我们这群西行者和他们竟有了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

  三更灯火五更鸡

  在布卡小学,我先后担任二年级科学、四年级(3)班数学和安全教育教学任务。细数过去的日子,有无数的星点,却不知摘下那一颗与人悉数道来。记得二年级有个转学来的孩子,比较调皮,身上还有点偷摸的坏习惯,让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这个孩子曾晚上不睡觉,带着宿舍的孩子在楼道里皮闹而让老师头疼苦恼。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不是他原来的摸样,就像主动找他聊聊天。有次这个小朋友偷了同学的本子,被其他老师严厉批评了。我问他,“你拿过别人的东西吗?”他犹豫了,但是我立马就拉着他说:“不管你以前有没有做过,但能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我和他约定,希望这一年,听不到任何关于他不好的事情。他生涩地给了一个“好”。没想到,从那以后我每每听到了班主任对他的夸奖,说他学习成绩有进步。每当此时,我内心都充满了自豪与成就感。那个孩子正努力从一个“捣蛋鬼”变成一个活泼上进的孩子。

  担任数学老师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初次接触这群孩子,常常因为他们莫名其妙的问题和举止感到哭笑不得。这群孩子长在泥土上,有股说不出的“野性”。我欣赏这股子劲,却不得不时常要与之较劲。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我深知养成一个好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乃至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从上第一节数学课开始,我就决心努力让他们学会养成更多的好习惯。从坐姿到改错订正复改习惯,从笔色到作业的书写规范,不敢说完整有效,但也是尽力而为。像很多人讲的,老师这个职业太神圣了,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肩负起教书育人,教人求真的重担。我何尝不是怀有一颗敬畏的心,忐忑地走上了这三尺讲台。幸得同级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我的教学生涯才一点点走上正轨。十分感激这些在我成长道路上愿意提供帮助的引路人,而对他们最大的回报莫过于做出成绩并且将这种帮助传递出去。

  赵普,做孩子王,做大家的“大哥”,肩上的担子重不重?冯天富,你不开心还会一直去让自己受伤吗?王顺莉,你外表坚强,大大咧咧,但是你舍不得老师,老师知道的!我们约定不哭,就一定笑着说再见。刘铭卓,你努力上进,老师很喜欢你的拼劲,但也希望你能多出去走走,过得开心无忧。李培鑫,你是个帅小伙,心思细腻,有想法要勇敢说出来,做出来,不要犹豫!你们或无忧无虑,或稳重努力,或调皮可爱,你们每一个的性格都很独特优秀!千万嘱托,万千叮咛,只希望你们健康成长,做一个善良的人!

  味浓香永

  东川很小,从我们第一天进超市,就有叔叔问我们是不是支教老师,我们的“明星光环”从进入这片土地开始便有了。我们感激当地的领导、家长以及每一位关心帮助我们的人,他们把我们当做家人、当做朋友,才让我们能迅速融入这里。学校的老师常常和我们讲,不学几句东川话便是白来云南了,虽是玩笑,但我们都明白,一次东川行,一生东川情。

  在现实和理想的交汇中,研究生支教团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去追逐理想,去发光发热。来到东川,我深刻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之紧迫、经济建设之重要。第一次看到曾经无比繁荣的天南铜都因为资源枯竭走向拮据,第一次看到美丽的彩云之南也有这样一片岩石裸露的群山,第一次看到飞速进步的中国大地依然有土墙石瓦,我的心是不安的、是震撼的。后来在实际调研中,我才知道这里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经济困难的家庭都有自己的联络人,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他们。曾经因炼铜被砍光的森林也在逐步恢复,多年浑浊的小江,近年来愈发清澈。滇北的白鹤发电站即将建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昆明乃至云南的北大门,金沙江港口必将为这片热土注入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我看到的是不久的将来,这片曾经的贫困县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我想到的是制度优越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就是在群山之中穿梭的高架隧道,就是一桥飞架南北的金东大桥,就是一座座新房子,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满意。这一趟旅程可能要暂告一个段落,但是沿途的风光,美的嚣张!我们不和美好说再见,但是一定和未来讲:“你好,未来!”

  (作者简介:陶正凯,南京林业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团成员,曾服务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中心学校布卡小学,支教期间主要任教四<3>班数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