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大讲堂”在宁夏隆德开讲

 

2020-06-18 10: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 李川 通讯员 许继聪)“海参在海水里住什么地方?”“海水的味道为什么是咸的,而我们的生活饮用水却不是咸的?”“'嘉庚'号每次航海需要多少时间?如果时间长了船里面的资源不够该怎么办?”……

  6月15日,厦门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隆德分队在隆德县第三小学和隆德县第四中学开展“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的首场在线直播。图为活动海报。厦门大学研支团 供图

  为了进一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探索基础教育讲课新模式,努力提升智慧课堂的质量,6月15日,厦门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隆德分队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第三小学师生和隆德县第四中学部分师生一同观看了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的首场直播。由“嘉庚”号随船的厦门集美中学高中地理教师陈庆军,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海洋知识 、探寻海底世界的奥秘,激发了孩子们对浩瀚无垠海洋的好奇心,让很多没有见过大海的隆德娃娃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2000余公里山海相连,直击海洋科研作业现场,为隆德县10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如果'嘉庚'号在行驶中遇到火山爆发该怎么办?”“目前探测的可燃冰是否能完全取代天然气?”“船底明明是铁做的,为什么会浮出水面?”……直播过程中,同学们专注聆听、认真思考,并就感兴趣或有疑问的问题积极提问。

图为隆德县中学生在认真观看“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直播视频。厦门大学研支团 供图

  这些问题无不体现着孩子们对于外面世界的憧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未知的好奇。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正在南海科考的“嘉庚”号海洋科研工作者们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海洋、认识厦门大学”,隆德县第三小学校长张健动情说到。他表示,隆德三小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其中很多学生家庭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仍一边做农活一边刻苦学习,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激励他们走出大山,走向海洋。

  “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由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和集美中学共同发起。“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着眼于把科学教育课堂搬到“嘉庚”号科考船上,通过现场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海洋知识教育。

  据悉,1999年,厦门大学将第一批研支团支教点确立在宁夏海原县,由此展开了厦门大学连续21年扎根“西海固”支教扶贫的青春接力。21年来,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支教原则,助力教育精准脱贫,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以教育为梯,看到更宽广、更美好的世界,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