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0 14:4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在过去18年学生生涯中,每年九月十日,当遇到所有的老师,我都会发自肺腑地问候:“老师好,教师节快乐!”。无论是给我上过课还是仅有一面之缘的,无论是批评过我还是鼓励过我的,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我都对他们怀着真挚的感激之情!而现在,我在国家级贫困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担任一名普通的地理老师,就在九月六日,富川二中开学的第一天,我给孩子们上人生第一节课的情形,是我永生难忘的,当我换下平日里略微浮夸的服装换上朴实而厚重的研支团制服,手中夹着书本一走进教室,迎接我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顽皮打闹,而是一阵欢呼之后齐刷刷的起立——“老师好!”当时的我是多么震惊与感动!对于一个初次上课的年轻老师,孩子们赐予了我多大的幸福,在这一刻,我突然真正的意识到:我现在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就为这一声“老师好”,我也要竭尽所有把孩子们的课上好!
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耿卓在富川县第二中学给同学们上课。耿卓供图
于是我回想,在学生时代为什么会对老师如此的尊敬,有人说:教师不过是三百六十行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当老师也是领工资,他们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而已。那作为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到底是什么?任教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最偏远的山区学校——两源完小的全国优秀教师杨迎富老师,自1995年走进富川城北镇中心校大源山小学(教学点)执教以来,把教书育人视为神圣的使命和人生的最高理想,在18年的教学生涯中,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方法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面对山区简陋的校舍,杨迎富从没有抱怨过条件的艰苦,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多方联系,积极争取上级各项专用款项,并协调村干部发动和组织群众投身参与学校门口道路硬化、防护围墙建设以及校舍危房的拆除重建、维修和改造。一位民工不解地问他:学校又不是你的家,干嘛这样认真?他说道:“建设新学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校舍盖好了师生才能安心上课。”那么,杨迎富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什么呢?“如果我走了,谁给孩子们撑船、上课?”说这句话的是任教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大龙洞村刁望教学点的石兰松老师。石老师自1985年在家乡担任代课老师,为了周围几个村的孩子们都能上学,他把自己家的椿树砍了做成木船摆渡学生,而这一渡,就是三十年!直到2005年,他才顺利通过代课教师的转正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在这之前,他一个月的工资平均不到两百元。三十年,桨声风雨中,小小木船,摆渡人生,承载了多少的爱和梦想……那么,石兰松老师的本职工作又该是什么呢?的确,教书育人是一名老师的本职工作,可教书育人这短短的四个字中,又蕴含了多少老师应该做、想要做而又透过老师这份职责必须做的事情呢?仅仅是在课堂上这么简单吗?我想,这不是那份工资就能够衡量一名老师的价值的。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