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支教的梦想”在桐梓山生根发芽

 

2021-01-18 10: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我曾见过百丈河村的炎炎盛夏,那一个夏天是如此的充实美好;我也曾在仙女山听过孩子们的稚嫩歌声,歌曲的旋律至今萦绕在耳畔;如今的我在桐梓山上挥洒自己的志愿热情,浇灌孩子们成长的花朵。

  2018年暑假,我跟随武汉科技大学的“萤火虫支教团”前往黄冈市英山县百丈河村开展暑期支教。在假期课堂中,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成为了一名“小老师”,认识了许多活泼有趣的孩子,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了百丈河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让我对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支教的种子”。

  大四那年,我终于等到了让这颗种子萌发的机会。我顺利通过了层层面试和考查,成为了武汉科技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正式成为了一名支教人。我知道这一年的志愿服务经历中也许会遇上许多的挫折与挑战,但我也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收获成长。也正是从那一刻起,“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句话被牢牢镌刻在了我的心头。

  2020年7月,在正式前往桐梓镇上岗前,我们支教团一行在武陵区仙女山镇开展了“度假课堂”活动。“老师,人们为什么会怕年兽?”“老师,嫦娥为什么要奔月呢?”我所教授的小班的孩子们普遍只有5到7岁,正是最为天真单纯的年纪,保留了对世界极大的好奇感和新鲜感,每天都能在课堂中提出许多的奇奇怪怪的问题。直到今天,时不时地想起这些可爱的问题时,我嘴角仍能微微上扬。

  当度假课堂结束后的那天晚上,我和同伴坐在路边的长凳上感慨时,一位奶奶带着她的孙子恰巧路过,她对我们说了许多,说我们“真的很负责”,说我们“教会了孩子很多”。每一句话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内心,这或许就是支教的那份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当和孩子们道别时,孩子们有礼貌的鞠躬和稚嫩的一声“老师再见”让我觉得在这里的一切仿佛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仙女山度假课堂结束后,我们奔赴桐梓镇桐梓中心校开始了正式的支教服务生涯,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地进入学校担任一名老师。孩子们的面孔虽然陌生,但是却也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感觉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稚嫩感。

  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会用心地投入到每一节课程中;而在课下,他们依然会好奇地问着我各式各样的问题,把我当成一位“大朋友”来对待。这里的孩子们有着一种特殊的单纯和童真,他们或许不是那样的耀眼夺目,但是却能够让人对他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之余,我们也开展了“一程山路,伴你回家”活动。桐梓中心校和桐梓中学的学生来自附近的三乡一镇,他们平常住在学校,周末回家最远的同学要走3个多小时才能回家。从2019年起武科大支教团开展这项活动,希望能陪伴孩子们回家,让“一程山路”也能“一路花开”。

  往返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历程虽然艰辛,但是有孩子与我们做伴,却也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在桐梓山蜿蜒曲折的山路中,我们既留下了脚步与汗水,也留下了彼此之间的欢声笑语。

  我们因为共同的那一颗“支教”的种子,相聚在一起,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共同浇灌,悉心呵护,让支教的梦想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护佑山区孩子稚嫩的笑脸。

  在这里,我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桐梓的土地,用青春点缀孩子们成长的天空。我很庆幸选择了研究生支教团,也很荣幸研究生支教团选择了我。

  来年仲夏,当我离开时,我的这棵参天大树将会有新一批的支教人替我继续悉心呵护。那时,他们会带着属于他们的那颗种子,而我也会在远方期待着它的萌发。

  (作者:肖楠,武汉科技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现服务于重庆市武陵区桐梓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