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研支团坚守青春梦想浇灌志存高远之花

 

2019-03-29 10:3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李川 通讯员 刘继兴)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和九十三中学先后组织开展2019年中考百日誓师大会。

  自此,学生们将为自己的高中梦想进行最后一百天的顽强拼搏。他们的前方山高路远。但是,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的成员时刻陪伴着他们,为他们浇灌青春梦想之花。

  图为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段德萱带领学校教师进行中考百日宣誓。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达坂城中学誓师大会上的学生代表马永康,来自于研支团成员刘继兴执教的9(2)班。大会前,刘继兴为他精心准备发言稿,耐心指导朗诵技巧。“无论何时,刘老师的讲解总是深入浅出,不知不觉间我就学到了很多知识。”马永康说道。

  图为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刘继兴为学生代表马永康指导朗读技巧。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他们身上充满自信、正义和勇气,对学习抱有热情,对未来怀揣梦想。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大家仿佛是同龄人,可以畅所欲言。”提及班上的49个孩子,刘继兴有说不完的话,“每次站上讲台,都希望能将以往所学的知识悉数传授给他们。当然,我更希望向他们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成员刘继兴为九年级学生授课。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轻松豁达的语言背后,是刘继兴在教学工作上夜以继日的精细耕耘。并非科班出身,因此刘继兴对于支教工作从未有过一丝懈怠。课前,他精心准备教学环节;课后,他认真批改家庭作业。每个清晨,教室门口最早出现的总是他魁梧的身影;每个深夜,办公室里最晚熄灭的总是他桌前的灯光。刘继兴认为,对于支教,投入的是青春,感受的是责任,收获的是感动。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道理。

  想集体之所想,急集体之所急是刘继兴的另一个写照。只要接到通知“学校有工作需要你”,他就满口答应。在刘继兴的字典里,好像没有“拒绝”这两个字。“你太能干了!”“你不会拒绝,你只有累!”同事们经常会这样调侃他。面对这些,刘继兴总是微微一笑,依然“我行我素”,默默地做好每一件事。短短半年,刘继兴教遍了六、七、八、九年级,学校里许多学生都曾听过他的语文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刘继兴平日里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他执教的班级在上学期的几次区级联考中,语文成绩屡屡名列前茅,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对于这些成绩,刘继兴淡淡说道: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能将最真的心,给到最好的人。”

  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刘继兴代表乌鲁木齐市参加自治区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在达坂城中学九年级,与刘继兴并肩作战的还有研支团的另一名成员段德萱。原本是教八年级地理的他,得知九年级急缺语文教师后,主动挑起了语文教师的重担。

  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段德萱借助拼图为学生们生动讲述祖国疆域。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与其他班级的学情不同,段德萱的学生是去年从阿克苏乡转过来的哈萨克族孩子。正是这群学生,让他深切体会到了“为学不易,为师更不易”的含义。

  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孩子们性格调皮、沟通困难、习惯迥异,这一切令段德萱头疼不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歌赋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本应是理所当然。可在这群基础薄弱的孩子面前,逸兴遄飞的才情往往也只能不了了之。“我讲课的时候总有一种感觉,就像浑身力气打在了棉花上。”段德萱回忆道。

  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段德萱为学生们授课。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声上交作业的催促,一次次课堂纪律的维持。兵荒马乱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渐渐地,段德萱和学生们都倦了,厌了。

  直到某一天的晚自习,一位学生主动找段德萱聊起了心事,倾诉了困扰多时的心结:“老师,我们底子差,想好好学却总是很吃力”。段德萱才发现,自己以前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感受过他们的喜怒哀乐。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从那以后,段德萱将更多的空闲时间花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大课间时,他和孩子们一起跑步锻炼。晚饭时,他打好那份“土豆拌饭”,和学生们围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平日里的爱好、旅游时的回忆、青春中的烦恼……成了他们之间聊不完的话题。慢慢地孩子们发现,这个年轻的老师和其他人不一样,真的愿意聆听他们的心声,也愿意去理解他们头脑中的奇思妙想。心灵之间的隔阂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努力中逐渐消弭。孩子们的笑脸更多了,课堂的低头率逐渐减少,气氛更活跃了,段德萱也觉得更有干劲了。所有的兵荒马乱,终化为了云淡风轻。

  班级元旦联欢会上,段德萱发挥自己拉小提琴的特长,结合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不拉,为孩子们演奏了一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喝彩。他们的眼睛亮亮的,嘴角弯弯的,仿佛眼前的这位段老师和他们相熟已久,就像自己的大哥哥一样。

  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段德萱和学生们在元旦联欢会上的合影。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每一次相遇都是恰逢其时。对于段徳萱而言,有了这52名哈萨克族孩子的美妙音符,他就是那个挥舞手中的指挥棒,谱写青春乐章的音乐家。

  图为座落在达坂城区艾维尔沟深山之中的乌鲁木齐第九十三中学。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达坂城的学校素有“点多、面广、线长”之特点,座落在艾维尔沟的第九十三中学便处于深山怀抱中。用研支团成员孔贺的话打趣道:“这里的环境足可谓之‘开门见山’”。

  虽同处达坂城区,但孔贺距离刘继兴和段德萱的服务地足足有160公里远。这160公里的路,坑坑洼洼,曲折难行。路的两侧,或是寸草不生的荒山,或是深不见底的巨谷。若是遇到雨雪天气,山体发生滑坡,通往艾维尔沟的道路便可能会封闭,“遂与外人间隔”。

图为去往九十三中的山路。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当得知自己被分配至九十三中学时,孔贺很平静。他早已从前辈的口中了解到那里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物质匮乏。去了,便注定与孤独冷寂相伴。

  可每当想到,有一群渴求知识的孩子们在那里等待着他,他又觉得条件的艰苦也算不了什么。

  与刘继兴和段德萱不同,孔贺所教的科目是九年级数学。按理说,教数学对理工科出身的人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可对于这群充满激情与活力、野性与叛逆的孩子来说,数学,往往是刻板、严谨的代名词。回忆起第一次上课的情景,孔贺笑着说:“有5个孩子全程都在睡觉。说实话,挺打击我的自尊心的。”

  数学学习缺乏热情,作业常敷衍了事;学生基础两极分化,分层教学很困难;日常教学工作繁重,每周末都要讲课……一道道难关横在孔贺面前,但他在前进的路上半步不停、一刻不歇。

  为了激发兴趣,孔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饱含深情的语调和精练睿智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为了培优补差,他在班里成立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为了挤出时间,他总是在学生下课的时候迅速冲进班级,只为多给几个基础差的学生讲一道题目。孔贺常说:“我就想着可以多送几个孩子进重点,也多送几个孩子上高中。”

  丈量数学之奥秘,他的轨迹,一直围绕着学生这个圆心。

  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在数学的高原上,孔贺引领着学生向一座又一座陡峭的巉岩攀登。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手中有粉笔,他鞭辟入里;心中有学生,他孜孜不倦。

  图为华北电力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孔贺为学生们授课。华北电力大学研支团 供图

  “苦心人,天不负”,在区级模拟考试中,学生们用进步显著的成绩为孔贺付出的心血写下了生动的注解。全区唯一一名数学成绩为150分的学生,也是出自他所教的班上。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孔贺对此充满信心:“他们的实力终将展现出来,我将帮助他们在中考中脱颖而出!”

  其实,刘继兴、段德萱、孔贺只是历届华电研支团的一个缩影。八年来,一批又一批支教队员前赴后继,坚守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达坂城区所有学校的各个学段都留下过他们深深的足印。

  从华北到西北,从平原到戈壁,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始终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严格要求自己,发扬扎根西部、服务西部、奉献西部的精神,架起华电与达区学校之间爱的桥梁。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完成着各项工作,必将培育出志存高远的英雄少年,浇灌出华丽绽放的青春之花。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