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9 11:2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天边的月亮悄悄出现,心底我对你默默思念,清澈的丹江杨柳岸边,悠悠的古道,静静的老街……”这首《棣花之恋》从我去年8月刚来丹凤县时就每天准时出现在下午的广播中。时光匆匆,从不会因为偏爱谁就停下自己的脚步,转眼间,一年的支教时光已经画上了句号。而我能够带走的也许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和这一首熟悉的歌曲。回想自己这一年的丹凤之行,只想说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正在备课的北京交大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周新。周新 供图
我记得自己刚刚加入支教团时的兴高采烈,记得自己马上要成为老师之前的期待与紧张,无数次演练与孩子们交流的场景,想象着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急预案。当我真正踏入三秦大地的那一刻,小小的火车站给我了丹凤的初印象——宁静、整洁,我也正式成为了丹凤县城中的一员。在那之后,我开始熟悉属于丹凤的每一面,熟悉它热闹活力的中心街,熟悉它美丽宽广的丹江畔,熟悉它险峻厚重的凤冠山,熟悉它的春夏秋冬,熟悉它的风霜雨雪……一年,足够我们成为牢记一生的老朋友。
我记得学生们单纯无邪的笑脸,记得他们那声动听的老师。那是我周末外出的一次,和他们接触不久的我有些放不开,和他们正面遇见还有些觉得尴尬想要躲开。但是那个初一的男孩子却特意走过来,满脸笑容地对我说:“老师好”。当时内心真的非常开心,一声“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接受,对我的欢迎。也许这只是他的平常问好,对我来说却是印象深刻,我还拿这件事和以前的同学炫耀。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自豪,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为人师表”四个字的含义。我们是一面旗帜,只有自己能够以身作则,才能教好孩子们,让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言传身教从不是说说而已。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也希望能够给大家讲讲外面世界的热闹与精彩,让他们能够以梦为马,不负流光韶华。相处的时光转瞬即逝,不知道真正教给他们的有多少,只希望他们记得在初中生涯中遇到一个说着东北口音普通话的老师,让他们在年少时光中增添了关于未来关于梦想的思考。
我记得峦庄山路那180度的大弯,记得孩子们拿到暖冬礼物的时流露出的感谢。“九山半水半分田”说的就是丹凤的地貌特点,这也导致了这里的人们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儿童特别多。我们陕西分队成员们在一起商量,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总能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走访困难家庭、课外补习功课、参加爱心志愿服务……峦庄、寺坪、竹林关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能够为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快乐,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露出开心的笑脸,是我们全体支教成员最期盼最自豪的事情。不是炫耀我们做了多少,只是单纯地觉得能够来到丹凤,接触到这些人和事,是正确的决定。
我记得身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记得成员们转正时的自豪。虽然我们这个支部只会存在一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大家却同样要把它做到最好。微信学习群里定时更新的学习资料,每个小组按时举行的党员例会,大家每月提交的学习总结,都见证着我们刚成立时的约定。一年时光,我们记得自己的党员身份,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做好本职工作,开展非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勇于担当,争当先锋是过去这一年里对全体党员最好的诠释。
我记得龙驹中学门口的羊肉粉,也记得竹林关的牛肉火锅,记得老街的炉齿面,还记得高速路旁的大盘鸡……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一年的时光足够我们吃遍丹凤的美食。在教学活动之余,我们团队成员大家也经常相聚,到处走走感受三秦大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商鞅封地的厚重分量。我们去过棣花古镇,触摸宋金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我们去过竹林关,感受桃花谷的的浪漫与美丽;我们去过金丝峡,直面大峡谷的幽深与壮丽……在这些地方我深深地了解到了当地人们的淳朴好客。那一句句的丹凤方言说出的是他们内心的善良,道出的是他们对我们的关心。
在丹凤的我们有过学习与成长,也有过吐槽与泪水。但哭过笑过才是生活。在最好的年华里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不后悔来到了丹凤。青春就是一场旅行,我已到达过了最美的地方。(北京交大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 周新)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