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研支团:让课堂成为滋润科学精神的沃土

 

2021-08-04 15:1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李汶倩)一端在北京,一端在中阳,搭建、链接、测试、联网、开机,经过系列操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实时交互增强现实画面的一堂高中直播课,让同学们惊呼神奇。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携手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山西省中阳县几百名学生带来的一场线上VR科普体验课。

支教团成员李汶倩开展航空航天科普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支团 供图

  “支教老师就是一颗一直能为学生们发光发热的闪耀恒星”,这是刚刚在中阳结束服务工作的支教团成员的感悟心声。作为派遣五年来,首批在中阳一中和中阳职中任教的支教团队,过去的一年,3名成员除承担共计12个班级每周50课时的数学、物理、化学科目外,还针对学科教学特点,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找到了“科普教学”这一创新抓手。

  这一年,支教团在中阳一中和中阳职中开办科技社团,为2所中学师生带来了十余场包括科普知识、科技实践、科学精神等在内的系列专题活动,积极将优质科教资源辐射到贫困地区,启迪偏远山区青少年科学思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内涵在支教团的感召下逐渐丰富起来。

  整合资源渠道,组织科普实践。支教团申报入选中国科协“青少年STEM教育计划”科教支教团项目,针对学生实际遴选高校优质“科教资源包”,充分结合学科授课实际,形成“科教1+1”模式,打造一周科普理论知识、一周学生实践操作的体系。支教成员紧扣生活与课本知识内容,通过日月地三球仪、自制吸尘器、抽水机、水果电池、太阳能汽车等各类小制作,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学兴趣。

  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普教育。支教团注重将成员专业素养和工作业务覆盖有效结合,倡导课内课外知识联动、专题课与拓展课相结合,在科普教育中体现浓厚的航空航天元素,累计开展《打造中国航空发动机叶片“金钟罩”》、《嫦娥五号首次月面采集》等专题课程,组织学科生涯规划、空天精神分享等系列讲座,追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和多样性的课程丰富STEM教育内涵,打造特色鲜明、针对性突出的教学框架。

学生进行科普动手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支团 供图

  打通平台渠道,丰富科普形式。支教团把握定点扶贫优势,发挥北航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协同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开展“教授进中学”主题讲座,覆盖基础学科、科技前沿和思政教育等,显著提升科普成效;与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达成合作,开展云参观VRLab主题活动,线上组织虚拟现实科普体验课;与北航航空航天科普讲团携手,开展航天科技与发展线上讲座等;依托“冯如杯”“挑战杯”等优质双创资源,学生航模队、宇航协会等社团组织,带动中阳与北航形成科普基地育人通道。

  多维激励帮扶,促进内涵提升。支教团结合当地科技社团指导作用,创造性完成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各类趣味实验及基础科学知识及科学家的名人传记等的图书配置,填充学生科普理论知识需求。同时打造文化品牌,定制专属文化衫、手环及特色纪念小礼物等,增进学生兴趣引导,激励科普作用有效提升。

  一年时间,跨越700公里的缘分,一系列有特色、合实际、重质量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研究生支教团作为北航与中阳连通渠道的一环,见证着大批志愿实践团队扎根奉献,见证着多个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共享,见证着越来越多青少年志存高远、开拓新的奋斗航向。

  如今,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接力启航,滋润科学精神的课堂故事正在继续书写……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