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研支团实施助学计划助山区孩子筑梦前行

 

2019-11-26 15: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 李川)天气转寒,在四川省峨边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一群孩子正感受着春天般的暖意。他们是接受南京理工大学“西望”爱心助学计划的孩子。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队的4名志愿者正沿着山路向他们走来。

  南京理工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队志愿者沿着山路开展家访。图为志愿者正前往受访学生家中。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我们只是想早点到学校”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与姐妹俩进行交流。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由西和达西是就读于郭凡小学的俩姐妹,也是家离学校最远的学生。当志愿者问起上学要走多长时间时,妹妹由西骄傲地回答道:“我们只要半个多小时就到学校了。”姐姐达西则略带害羞地补充道:“我们不想迟到,所以每天都是跑步去的。”艰难的上学路并没有压倒姐妹俩对求学的渴望,也许上学本身,就是她们生活中最幸福的一件事。

  “我想要一双过冬的棉鞋”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向小梅发放爱心助学善款。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小梅是郭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也是家里最大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抚养五个女儿。作为长姐,她早早就成为了母亲的得力助手。除了认真完成作业,她还负责照顾四个妹妹,帮妈妈做一部分农活。当志愿者走入小梅家时,她正在干家务,衣着单薄,小脸被冻得通红。志愿者李艳歌见状,连忙拿出自己的热水杯给她暖手。

  “小梅,辛苦啦,你有什么愿望吗?”

  “老师,我,我只想要一双过冬的棉鞋。”

  “好的,老师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

  小梅腼腆地低下了头,眨巴着眼睛时不时地看一下志愿者,仿佛在确认刚刚听到的承诺,眼神中有羞涩、有喜悦、更有几分期待。

  “我想再见一次教过我的志愿者老师”

  又翻过一座小山头,志愿者来到熊家姐妹的家。小山羊在院子里踱着步子,熊家姐妹正在帮助母亲打扫卫生。见到志愿者,她们热情地迎上来,并开心地聊起来,从生活到学习,从家中琐事到上学趣事,无话不谈。

  “你们有要实现的愿望吗?”

图为熊家姐妹与往届志愿者视频通话。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老师,我们好想再见一见原先教过我们的施老师和张老师。”说话间,孩子们的眼泪不由地落了下来,抽噎着问志愿者:“老师什么时候会回来看我们呀?”

  志愿者连忙拨通了往届支教老师的电话,通过视频,实现了两个孩子的小小心愿。当视频接通的那一刻,电话两端的人都流下了想念的泪水。而当往届志愿者施玲玲和孩子们许下“明年春天,花开再见”的承诺时,姐妹俩终于破涕为笑,连连点头说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阿房的心愿与熊家姐妹一样。他在与曾经教过他的志愿者进行视频时,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眶,一句话也说不出,半大的小伙子因为想念老师而落泪。

  “我们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下一站,志愿者来到沙坪镇的松林坡村和茗新村,走访小洛、阿布等6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外面的世界”被反复提起,志愿者也感受到孩子们对于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这是志愿者第一次主动上门与孩子见面,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送来爱心人士的助学善款,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南京理工大学第21届研支团四川分队志愿者合影。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西望”爱心助学计划实施六年来,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四川和贵州两地五所学校近50名学生,资助金额约50万元(以六年计)。面对未来,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的志愿者们也将继续用爱与温暖,努力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助梦人!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