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奔赴千里,只为带你走出大山

 

2021-07-14 14: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支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因为我想让更多的孩子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支教!

  砥砺黔行,初心不变

  还记得刚上大一,我校第一届研支团的学长回校做演讲。他以“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讲述了六名毕业大学生背上行囊奔赴广西山区开展支教和扶贫的故事。那时我的心里热血澎湃,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支教的种子。

图为合工大研支团成员叶寿洪在上课。叶寿洪 供图

  于是,在大四上学期我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申请表,迫不及待地想要将满腔的热情播撒在西部。经过几轮考核筛选,我最终成为了合工大研支团的一员。从那一刻开始,我是一名支教人了。

  作为一个云南人,第一次来到贵州,但我很快便适应了这里的气候环境、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并且深刻地感受到了剑河的热情。这里的环境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教育是一个愚公移山的过程,短时间内可能成效并不显著,但是用一年的时间,让山里的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贫困,并根植改变现状的想法;让他们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素养,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我想这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心中有梦,目标明确

  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认清现状,可怕的是将贫困视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思想上的改变,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贫困的现状和所处环境的落后,进而让学生产生应该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的内驱力。

合工大研支团成员叶寿洪向岑松小学毕业生讲述求学经历。叶寿洪 供图

  6月7日,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我给学校六年级全体学生作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专题讲座。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高考无疑是一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即将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我希望在他们心中立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去奔赴不久的将来属于自己的那场命运的锤炼!

  当我分享自己在求学之路上的艰辛与付出时,学生们在安静地聆听着、思考着。我知道,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他们也要像我一样飞出群山环绕,去拥抱更广阔的蓝天。他们也明白了,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改变人生,唯有学习,唯有“心中有梦,目标明确”,才不会被路上的“荆棘”拦住脚步、改变方向。

  第二天上午,与六年级一位班主任的交谈令我倍受鼓舞。“你昨天讲到的学习就一个′静′字,非常适合农村的学生,只有心如止水、毫无杂念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这位老师面带笑容地说道,“所以我一早便把你昨天送他们的十个字写在了黑板上,′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同学们听完都很有感触,表示要记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对于这群孩子,唤醒他们心中的梦想,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这便是支教人的价值所在。

  时光飞逝,岁月永恒

  “叶老师,再见!”每到放学,班上的学生总会挥着手跟我道别。

  我总是咧起嘴、挥着手并嘱咐他们路上注意安全。我很享受跟学生们道别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这是学生对我的认可和期待,而我同样期待跟这群孩子迎接崭新的明天。

图为合工大研支团成员叶寿洪和孩子们合影。叶寿洪 供图

  不知何时起,每当我送完学生,一个人站在校门口时,心中没来由的多了几丝忧愁。时间在流逝,每一次跟学生挥手道别都仿佛在提醒自己支教生活已进入了倒计时。

  学校门前蜿蜒的盘山路、屹立在旗台前的孔子像、坐落在跑道内的小山、依山而建的少年宫……每次上完课都会在教室门口逗留几分钟,看看这个美丽的学校,想把这里的一切都印在脑海里。因为在这里,有我和孩子们嬉戏的身影;在这里,我帮助孩子们增长了才识;在这里,有我和孩子们的变化与成长。

  山水一程,无憾无悔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这是支教人的行为准绳,而我也通过不断的自我鞭策和反思K来总结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与收获。我时常看到孩子们在作文里写到:“叶老师对我们很好,我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合工大的老师们来到学校之后,校园都变得比以往更美丽了!”“当我考上60分的时候,我以为在做梦,还打了自己一下......”看着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好,我便觉得此行无憾无悔了!

合工大研支团成员与岑松小学教师合影。叶寿洪 供图

  一年的时间很短,却足以在我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我逐渐与孩子们建立了信任,他们也对我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孩子们信赖我,愿意向我寻求生活中的帮助,愿意把心里的秘密分享于我,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偷偷塞给我......

  “人的一生不仅有幸福的相遇,也必然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于我而言,支教是一次心与心的幸福相逢,在这样的相逢中,我遇见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希望他们都能飞向广阔的蓝天,去拥抱别样的人生。

  (叶寿洪,合肥工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剑河分队志愿者,现服务于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岑松小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