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老师,下雨了,能不能不走?”

 

2021-07-09 15:2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是我结束支教生活,从凉山深处的雷波回到了在天府之国的川农的第二天。自我调整了许久,但还是忘不了在离开支教学校的那个晚上,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十分认真地问我,“老师,下雨了,能不能不走?”

  2020年的8月4日,我们4人到达服务地。即便天已经很晚了,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跑到雷波民族中学,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这个我们期待了很久的地方。初遇雷波,我便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动态——“雷波太像重庆了……爬不完的坡、上不完的坎,他乡似故乡”,就这样,我与“小山城”雷波一见如故,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四川农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雷波分团成员在雷波民族中学门前合影。袁雨 供图

  9月1日,是我实现从学生到老师身份转变的第一天。那天,我第一次身为老师站上讲台,用欢快、新颖的快闪式自我介绍为这一年奠定了基调。在到达支教岗位之前,我时常在想,要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好老师。于是,这一年里的每一堂课,我都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以最饱满的状态和最灿烂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

课堂上的研支团袁雨。袁雨 供图

  课堂下,我会在学生们的作业本、练习册、试卷上留下批注——“good!很棒!”“继续加油!”“再仔细一些会更好”“我相信你的的实力”……这样的坚持在时间的见证下有了结果——我所教授的生物学科从最开始的考试不及格到全员及格,再到所教班级考试平均分均位于年级前三名。

研支团袁雨为学生演示显微镜使用。袁雨 供图

  “加油,我相信你哟“,班上一个学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这封信带给我的感动是巨大的,或许,在这一年不长的时间里,我哪怕能给一个学生带去前行的力量,那么这段时光便意义非凡。

  随着期末考试的逼近,离别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在最后一节课上,我给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小时候家庭不算富裕,在村里的小学读书,也曾摸黑翻过山路,踩过不少泥泞,也曾露水湿透鞋袜…我与不识字的奶奶一起生活,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坚决不放弃地行走在求学路上。我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如果能克服艰难坚定向前,未来必定是充满希望和光芒的……

雷波民族中学学生送给研支团成员袁雨的书信。袁雨 供图

  上课之前,我曾告诉学生们要笑着说再见。但没想到最后“欲语泪先流”的却是我自己。面对全班学生们的合唱《别知己》,面对满黑板的签名和祝福,以及一个个红着的眼眶,一封又一封亲笔书信,我数次泣不成声。

研支团成员袁雨与学生们合影。袁雨 供图

  到现在还清晰得记得,那个曾一直逗我笑的男孩儿在挥手说再见后的掩面而泣;记得悄悄趴在办公室的窗口说“我们就是来看看你”的两个女孩儿;还记得冒雨送我走出校门的51个学生……那一刹那,我感受到学生们的爱意和不舍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因为我有313个学生,而这313个学生只有一个袁老师。

  但我想让学生们知道,无论如何,人生总要面临很多次离别,每一次离别都意味着我们在奔赴更好的未来,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四川农业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雷波分团成员 袁雨)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