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09:47:00 来源:安徽大学新闻网 作者:李彦龙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迈着青春的步伐,和昔日生活告别,我们以支教的名义来到了山城重庆,来到了丰都。又是一个盛夏,我们即将踏上归程,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我扮演过很多个角色:班主任、数学老师、志愿者哥哥……我却始终称自己为:筑梦者,为这群被遗忘的的孩子筑梦,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背负梦想前行。
《爸爸的雪花》
来到丰都,遇到的第一群孩子是在青少年宫主办的“七彩假期”活动中认识的。这是一群来自三合街道四坪完小的留守儿童,直到今天我还无法想象上学要走三四个小时山路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无法想象饮用水需要从山脚下的小河里挑回半山腰的家是什么景象,无法想象父母离世跟着叔伯长大吃百家饭是什么生活。然而这是我在和他们聊天中他们告诉我的。他们稚嫩的脸上有着不合年龄的成熟和小心翼翼,眼神中总是流露者一种胆怯,看着很心酸。
《爸爸的雪花》是我们在活动中教学的一首歌。在初次教学时,很少有小朋友会张口唱,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孩子不仅仅是留守儿童这么简单,多数孩子已经有两三年未和父母见面了,单亲、离异、孤儿,所有你能想到的词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是一群需要温暖和爱的孩子。
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熟悉,我们渐渐成为了朋友,他们愿意敞开心扉诉说,也愿意将对父母的思念和爱寄托在歌声里,他们希望在最后的文艺表演活动中唱给爸爸妈妈听,尽管到最后很多孩子的父母并没有来。
一周时间很短,兴趣培训、拓展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确实很充实,但最重要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通过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上有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爸爸妈妈并不是不爱他们,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即使是留守儿童,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顾冷眼和嘲笑,向着梦想奔跑。
“四点半课堂”,温暖的不仅仅是他们
“七彩假期”结束后,我一直在想到底该怎样去持续地帮助这些留守的孩子们,答案在开学后的“四点半课堂”中找到。
水天坪社区“四点半课堂”活动是过往的几届支教团学长学姐一直在坚持做的事,当我们开始接手时,才真正意识到这样一个活动对于社区里的留守儿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在各方支持下,我们又陆陆续续开展了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和水天坪小学“四点半课堂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四点半课堂”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活动范围,让更多的小朋友、更多的留守儿童在这里找到快乐,在这里体会关怀。
或是家庭作业的辅导,或是玩游戏,或是学会唱一首歌、画一幅画,活动很简单,时间也不长,但却是他们放学后最好的去处。
“哥哥,这周的活动你怎么没去啊?”
“哥哥这周有点事,姐姐们不是过去了吗?”
“那你下周来吗?”
“去,一定去。”
“嘿嘿。”
这是在社区里遇到的小朋友,同住一个社区,周末的时候经常能遇见,偶尔聊聊学习,偶尔一起玩乐,他们喜欢称我们哥哥姐姐。有一天,突然从背后传来一声“超哥”,回头一看愣住了,竟然是活动中认识的小朋友,估计听到了支教团内的小伙伴这样称呼我,事后回想,总是忍不住欣喜。
当我们偶尔没去“四点半课堂”的时候,他们就会问我们怎么没去?下次去不去?就算只是不想让他们失望,我们也要坚持做下去。为了他们的成长,为了他们的梦想。
以心以诚,用梦想呵护西部之花
“同学们,要努力去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因为梦想与热情,是每个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这是我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课。
我对他们说,去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考大学、学技能,亦或是外出打工,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那就去拼搏、去努力。不要在乎自己职高生的身份,即使社会上给我们贴了太多太多不好的标签,即使我们的家长、老师都放弃过我们,我们也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不要放弃自己,未来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人生的道路需要我们自己去走。
当班主任是我来支教之前未曾想到的,刚开始确实很辛苦,很多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展,当再次回想这段时光时,脑海中只有这群孩子单纯的笑脸,只有我们一起玩闹、说笑的画面。
班上的学生大都初中学习成绩很差,中考总分大多在300多分,大多数同学选择职高是无奈的选择。无论他们能不能考上大学、是否有信心考大学,但激发他们心中的大学梦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告诉他们我的大学生活,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班上也有一些无心学习、来学校只求一个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每天无所事事、无精打采。我会逼着他们去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我会让他们去操场上打发时间,我会让他们去学校信息中心学习维修计算机。当然,班上也有几个学生几个月后选择了退学,有去汽车4S店学汽修的,有去学厨师的,有直接去工厂打工的。我觉得,只要他们愿意去学点技术,有自己的目标,未来总会有收获。
他们很优秀,只是缺少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万卷书屋”是我们在这边开展的一个志愿服务活动,也是我们给学生们一份最好的礼物。三千余本图书不仅承载着安大师生的爱心与期待,更是给书籍破旧、匮乏的图书室增添了新的源泉,给这群追梦的孩子们一个新的展示自我的舞台。
图书募捐只是一个开始,“万卷书屋”大课堂、“书香校园”主题沙龙、“小小图书室管理员”等系列活动才是重点所在。我们的老师会在“万卷书屋”大课堂带领学生们品读经典;学生们自发成立了“万卷书屋文学社”,定期开展读书沙龙,相互交流、切磋;学生志愿者们积极报名成为图书室管理员,为同学提供服务。
梦想并不遥远,只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所幸这一年里,有充足的时间见证他们的成长。
“王老师,这周学生会执勤,早晨的晨训需要执勤无法参加,特向您请假。”
“王老师,我们青协的指导老师和我说,希望我高二的时候能留任会长团,我该怎么选择?怎样做得更好啊?”
“王老师,我要参加成语故事讲述比赛、我要参加演讲比赛……”
“老师,你放心地去做志愿者活动吧,这次啦啦操比赛,一定给你拿个奖状回来。”
“老师,我晋级了好声音比赛的决赛哦,一定要给我加油撒。”
“超哥,谢谢你咯,之前你指导我们参加的重庆市文明风采大赛获得了二等奖,嘿嘿!”
……
“同学们,老师就要走了,这是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了,我们最后一起唱一次班歌好不好?
也许我没有天分,
但我有梦的天真。
我将会去证明,
用我的一生。
也许我手比较笨,
但我愿不停探寻,
付出所有的青春。
不留遗憾……
继续跑,
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
不妥协直到变老……”
(作者:安徽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王超)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