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天马山下的支教青春记忆点滴

 

2013-09-22 10: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陈安顺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晴

  我把自己比作是麦田的守望者,用心守望青春、守望望谟。让青春像三角梅一样火红绽放!支教团的学长、学姐支教结束后来到望谟回访,孩子们跟着他们学手语唱歌、讲自己的学习生活,浓浓的师生情是此刻最温馨的。虽然学长、学姐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回访望谟行也结束了,但是,你们虽离开了望谟,留下的爱确在每个孩子的心间,留下的志愿精神也永在我们的心间,我们会努力、加油,做好爱的接力!“一年支教行、一生支教情”我们的学长、学姐用他们的行动在证明。

  很喜欢这一段形容支教的话,“支教地就像一潭水,一直很平静,也不会有改变,而志愿者就像是一个个小石头,丢下去一个,泛起一点涟漪,接力下去,不断地丢,越丢越多、越丢越大,早晚会起大波浪的。到时候就可能改变这潭平静的水,等这潭水起了大波浪,也就不用再丢石头了,它自己就会荡漾起来,我们的支教也就结束了。”是的,支教的接力就在于一点一滴的影响与改变,接力、传承、加油!什么时候望谟不需要我们了,我们才真正的成功了!

  生活点滴:酸甜苦辣亦纷呈

  酸甜苦辣,积少成多,每一寸光阴都值得铭记。支教,让我们在最美丽的年华产生了人生交集。于是,一边是孩子们拥有了更加明亮的未来,更加多彩的希望;一边是我们收获了对自我的思考,对人生的审视。

  余洋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阴

  今晚,校长约我们几个人一起吃了顿饭。吃了一种叫蜂蛹的油炸虫子,在逛菜场的时候,看过到处爬的活物,挺恐怖的。但据说这种虫子的蛋白质含量是其高的。鼓起勇气吃了几只,觉得味道还不错。不知道第一个人吃这种虫子的人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他的勇气绝对是足够的。 

  晚餐回来后,有些乏了,想冲完澡后舒舒服服的睡一觉。这时,门铃声响起,住在对面的韦校长端着一碗满满的糯米饭,提着一袋板栗来看我们。看着这些东西,除了说谢谢,我们真不知道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我想,我和永刚收到的不仅是这些物质。虽然远离家乡,却时常能收获着如家一样的温暖,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一方水土,一方人,这里的风景美,这里的人更美。 

  赵永刚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晴

  还记得刚来望谟的那几天,我们遇到此生最大的困难,解决吃饭的问题。说实话本人从来没做过饭,除了会淘米估计就只会洗洗菜了,可是看看房间里工具齐全,原料缺乏。那是急坏了我,两个大老爷们还真为这个事情好好商量一番。问清楚了集市我们就出发了,菜场不远十分钟脚程,到了之后才发现菜场这名字是如此的熟悉而感觉确实如此的陌生。嗨,青菜好得,要得么?天啊!根本听不懂,只能猜着他们讲什么意思,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声要得我们满载而归了。回家就慢慢捣腾。说实话那一刻我明白了妈妈是怎样练成的。而现在烧的一手好菜是我的拿手好戏。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今晚七夕,来望谟半个月,和小伙伴们一起过的第一个节日,年年并在此宵中,因为同行,所以不孤独。

  我们是一群站在青春尾巴尖上留恋的“大孩子”;我们是一群站在三尺讲台上授课的“小老师”

  这一年,黔灵山下有我们青春飞扬的身影。

  这一年,王母河畔有我们韶华舞动的轨迹。

  这一年,我们将从寻找风景的人,不知不觉间成了别人的风景。

   这一年,我们将从思索生命的人,无声无息中有了崭新的生命。

  第十二年,11个简单音符,组成一首青春大合唱,在望谟继续奏响。

  第十二年,365个日日夜夜,汇成一股爱的力量,在望谟继续释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