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09:1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我一直相信,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当得知团中央、教育部号召广大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遵从了内心的呼唤,响应了时代的号召,带着理想和抱负毅然决然踏上了西部这片沃土,希望能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建设尽一份青春力量,谱写新的人生。
收拾行囊,整理衣裳,2016年8月,我来到了服务地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不曾停歇,我已从一名李同学转变为李老师,开启了我的班主任生涯。
扎根基层 润物无声
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成员李一鸣的全校公开课。 李一鸣 供图
作为一名基层支教老师,我深深的坚信着,教师,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班主任的工作总是繁忙的,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一踏上工作岗位便成为80名娃娃的大家长全班师生的主心骨,一开始还是有很大的压力。班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而且是刚从小学迈入初中,许多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待改善,每次课间来到教室,我总是被学生团团围住,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迎面而来。“报告老师,有人给我起外号!”,“报告老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报告老师,某某同学又哭了,您快去看一看!”...每当这时,我总是耐心、细心地处理,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本着公正处理让学生安心为原则,守着让学生认识并改正问题为目标。每当看到问题迎刃而解,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改变,我总是欣慰地笑着说道:“每日的工作确实辛苦,但是也很幸福,确实如此,被需要的人是幸福的。”
教师,确实不是轰轰烈烈的职业,但是它可以培养出一代代开创轰轰烈烈事业的人才,教师是一个细致,讲究润物细无声的职业。踏踏实实备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整理好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针对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联系到实际,去启发学生积极进取,向上向善,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有为青年。
无论再忙,我每周都会陪学生吃一次饭,陪学生在操场上运动,因为我知道学生们不仅需要我去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的是陪伴和关爱。还记得学期末发成绩单的那日上午,一切工作都已结束,假期就要开始了,本以为放学后学生会开心的飞奔回家享受假期,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大部分的的同学却坐在班级里迟迟不愿意回家。同学们纷纷举手喊道:“李老师,下午还能不能来学校?我们还想听您上课,还想有您的陪伴!”
前些日子某个课间,一名学生气喘呼呼地跑到我办公室,焦急地问道:“李老师,刚刚上课听任课老师说您支教一年就要走了?是真的吗?”我一瞬间没有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谁知这名同学眼泪顷刻间哗哗流出,哽咽着喊道:“李老师,您能不能别走!”我沉默了,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只是不停地给她递纸巾。沉寂好一会儿,我拍拍她肩膀,小声说了一句:“傻孩子,老师不还在这嘛,时间还长,好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老师会一直关注着你们的成长。”
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成员李一鸣开展家访并与学生家长合影。李一鸣 供图
我相信,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管理学生,只有让学生喜爱并信任你,才能更好的服务学生。正如我经常同朋友说道:“愿这一年的起早贪黑,可以给学生带来点点滴滴的改变,愿每日的苦口婆心,可以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
教育扶贫 以身作则
在国家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身在基层教育单位,我也积极投身于教育扶贫攻坚战。在大竹县政府、大竹县教育局的号召下,在大竹二中党支部的指导下,我调研走访学生家庭,积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查询出班内的两名学生在“四川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中尚未脱贫,并及时上报学校。如今这两名学生已得到大竹二中部分老师定点帮扶,在生活和学习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